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1.4.1 转型期的界定 | 第15-16页 |
1.4.2 腐败的含义 | 第16-17页 |
1.4.3 反腐败的含义 | 第17-18页 |
1.4.4 反腐败路径的含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认识与实践 | 第19-27页 |
2.1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对腐败与反腐败路径的认识 | 第19-22页 |
2.1.1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对腐败的认识 | 第19-21页 |
2.1.2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路径的认识 | 第21-22页 |
2.2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实践 | 第22-27页 |
第3章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演变 | 第27-36页 |
3.1 思想政治教育反腐败路径 | 第27-29页 |
3.2 权力反腐败路径 | 第29-30页 |
3.3 制度反腐败路径 | 第30-33页 |
3.4 体系反腐败路径 | 第33-34页 |
3.5 高压反腐败路径 | 第34-36页 |
第4章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基本经验 | 第36-48页 |
4.1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反腐败路径取得的成就 | 第36-38页 |
4.1.1 实践中反腐败初见成效 | 第36-37页 |
4.1.2 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第37页 |
4.1.3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理论 | 第37-38页 |
4.2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特点 | 第38-41页 |
4.2.1 多样性 | 第38-39页 |
4.2.2 综合性 | 第39页 |
4.2.3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 第39页 |
4.2.4 执政党的主体性 | 第39-40页 |
4.2.5 反腐的深层次性 | 第40-41页 |
4.3 对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思考 | 第41-48页 |
4.3.1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内在逻辑 | 第41-43页 |
4.3.2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困境 | 第43-45页 |
4.3.3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困境的原因 | 第45-48页 |
第5章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发展趋势 | 第48-54页 |
5.1 突出纪律和规矩 | 第48-49页 |
5.2 构筑防控屏障 | 第49-50页 |
5.3 创新巡视制度 | 第50-52页 |
5.4 深化国际合作反腐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汇总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