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5 境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2 我国破产重整适用税收优惠概述 | 第12-19页 |
2.1 破产重整涉及税收的种类及其性质 | 第12-15页 |
2.1.1 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前产生的税收的性质 | 第12-13页 |
2.1.2 破产重整期间及重整计划执行阶段产生的税收的性质 | 第13-15页 |
2.1.3 重整程序完毕后产生的税收的性质 | 第15页 |
2.2 我国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体系的现状 | 第15-19页 |
2.2.1 破产法与税法立法理念冲突 | 第15-16页 |
2.2.2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立法层次低 | 第16-18页 |
2.2.3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适用难度大 | 第18-19页 |
3 构建我国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9-23页 |
3.1 构建我国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0页 |
3.1.1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3.1.2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的迫切性 | 第20页 |
3.2 构建我国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3页 |
3.2.1 国内外立法经验的借鉴 | 第20-22页 |
3.2.2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符合税收目的 | 第22-23页 |
3.2.3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符合税收优惠原理 | 第23页 |
4 构建我国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构想 | 第23-33页 |
4.1 明确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 | 第23-26页 |
4.1.1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应融合破产法和税法的理念 | 第23-24页 |
4.1.2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应符合税收法定原则 | 第24页 |
4.1.3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应充分考虑重整程序实践上的特征 | 第24-25页 |
4.1.4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方式的选择 | 第25-26页 |
4.2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主要规定 | 第26-31页 |
4.2.1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适用的主体范围 | 第26-27页 |
4.2.2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适用的税收范围 | 第27-29页 |
4.2.3 不同税种应遵循不同的税收调整方法 | 第29-31页 |
4.3 破产重整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具体实施 | 第31-33页 |
4.3.1 赋予税务机关减免破产重整税收的职权 | 第31-32页 |
4.3.2 推行有税务机关参与的预重整模式 | 第32页 |
4.3.3 税收优惠最终应体现在重整计划中 | 第32-33页 |
5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