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论题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第11-13页 |
1.3.1 中学建筑 | 第11-12页 |
1.3.2 外国语学校的范畴 | 第12页 |
1.3.3 教学空间 | 第12-13页 |
1.3.4 配置 | 第13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5-18页 |
1.5.1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影响教学空间配置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18-28页 |
2.1 外国语学校教学特征的影响 | 第18-21页 |
2.1.1 运营方式 | 第18页 |
2.1.2 教育理念 | 第18-19页 |
2.1.3 课程设置 | 第19-20页 |
2.1.4 教学规模 | 第20-21页 |
2.2 使用人群的影响 | 第21-24页 |
2.2.1 青少年的生理需求 | 第21-22页 |
2.2.2 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 第22-23页 |
2.2.3 青少年的行为需求 | 第23-24页 |
2.3 相关规范影响 | 第24-26页 |
2.3.1 《中小学设计规范》 | 第24-25页 |
2.3.2 《城镇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及地方中小学建设标准 | 第25页 |
2.3.3 其他规范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相关调研 | 第28-44页 |
3.1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8-33页 |
3.1.1 调查区域及对象 | 第28页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8-31页 |
3.1.3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第31-33页 |
3.1.4 调查结果的局限性 | 第33页 |
3.2 入校调查 | 第33-36页 |
3.2.1 课程设置情况 | 第34-35页 |
3.2.2 学生在校行为观察 | 第35-36页 |
3.3 外校教学空间配置案例研究 | 第36-41页 |
3.3.1 南京外国语学校 | 第36-37页 |
3.3.2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 第37-38页 |
3.3.3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 | 第38-39页 |
3.3.4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 | 第39-40页 |
3.3.5 南京外国语学校雨花国际学校 | 第40-41页 |
3.3.6 整体评价 | 第41页 |
3.4 相关研究人员访谈 | 第41-42页 |
3.4.1 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访谈 | 第41-42页 |
3.4.2 建筑设计师访谈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课堂教学空间配置 | 第44-72页 |
4.1 课堂教学空间功能构成 | 第44-45页 |
4.2 普通教室 | 第45-57页 |
4.2.1 普通教室空间配置影响因素 | 第45-49页 |
4.2.2 相关尺寸研究 | 第49-51页 |
4.2.3 普通教室面积标准配置设定 | 第51-56页 |
4.2.4 普通教室面积实证研究 | 第56-57页 |
4.3 考场教室 | 第57-64页 |
4.3.1 语言教室 | 第58页 |
4.3.2 实验教室 | 第58-60页 |
4.3.3 计算机教室 | 第60页 |
4.3.4 音乐与舞蹈教室 | 第60-61页 |
4.3.5 美术与书法教室 | 第61-62页 |
4.3.6 合班教室 | 第62-64页 |
4.4 体育用房及场地 | 第64-69页 |
4.4.1 风雨操场 | 第64-66页 |
4.4.2 操场 | 第66-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第五章 非课堂教学空间配置 | 第72-90页 |
5.1 非课堂教学空间功能构成 | 第72-73页 |
5.2 公共教学用房 | 第73-76页 |
5.2.1 图书馆 | 第73-75页 |
5.2.2 社团活动用房 | 第75-76页 |
5.2.3 其他 | 第76页 |
5.3 交通空间 | 第76-84页 |
5.3.1 门厅 | 第76-78页 |
5.3.2 走廊 | 第78-81页 |
5.3.3 连廊 | 第81-83页 |
5.3.4 架空层 | 第83-84页 |
5.4 窒外活动空间 | 第84-88页 |
5.4.1 广场 | 第84-85页 |
5.4.2 庭院 | 第85-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0-98页 |
6.1 研究成果 | 第90-95页 |
6.2 展望 | 第95页 |
6.3 结语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图片来源 | 第100-104页 |
附录 | 第104-108页 |
作者简介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