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世界各国师范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师范教育史论文

张謇与通州师范学校的兴起(1902-1938)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范围第10-12页
    二、文献述评第12-15页
    三、研究方法及史料搜集第15-16页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6-18页
第一章 通州师范学校的产生与发展第18-29页
    第一节 通州师范学校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8-23页
        一、先行者关于师范教育的议论第18-19页
        二、早期师范教育的三大源头第19-22页
        三、师范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时期第22-23页
    第二节 张謇与通师的历史时代变迁第23-29页
        一、建立(1902-1912):通州民立师范时期第24-26页
        二、改制(1913-1926):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时期第26-27页
        三、变革(1927-1938):私立通州师范时期(后张謇时代)第27-29页
第二章 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的探索第29-42页
    第一节 通师兴学理念的时代变迁第29-33页
        一、校训学风:“艰苦自立,忠实不欺”第29-32页
        二、办学宗旨:“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为教育之大纲”第32-33页
    第二节 经费筹措:率先垂范,开源节流第33-37页
        一、前期经费筹措体制的建立第33-35页
        二、改名风波后省政府的补助第35-36页
        三、后期经费的艰难维持第36-37页
    第三节 行政管理:持之有度,用人有方第37-42页
        一、学校校务的试运行第37-38页
        二、校董会的建设与管理第38-42页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中西合璧,贯通西学第42-55页
    第一节 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变革第42-47页
        一、课程设置的特色性凸显第42-44页
        二、体育课程及运动会的兴办第44-47页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调整与创新第47-55页
        一、“自得主义”教学方法的施行第48-49页
        二、教学评价体系的创设第49-55页
第四章 教师及学生群体研究第55-67页
    第一节 学校师资的构成及重组第55-62页
        一、德学双修的日籍名师第55-59页
        二、教资自培:典型个案第59-62页
    第二节 学生群体:“后生有志,遵所闻行所知”第62-67页
        一、学生生源的选拔及培养第63-64页
        二、毕业生群体研究——以留学生为例第64-67页
结语第67-70页
    一、张謇对通州师范学校兴起与发展的突出贡献第67-68页
    二、通州师范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其经验第68-69页
    三、通州师范在整个南通乃至全国师范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后记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师组织性教学问题表征能力模型建构与测试工具开发研究
下一篇:MG53介导跑台运动对db/db小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