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2.1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制备、应用及流变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2 水泥-乳化沥青交互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4-2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6页 |
1.6 总体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8-40页 |
2.1 原材料及性质 | 第28-30页 |
2.1.1 水泥 | 第28页 |
2.1.2 水 | 第28页 |
2.1.3 乳化剂 | 第28-29页 |
2.1.4 乳化沥青 | 第29-30页 |
2.1.5 减水剂 | 第3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0-40页 |
2.2.1 凝结时间 | 第30页 |
2.2.2 水化热 | 第30-31页 |
2.2.3 电阻率 | 第31-32页 |
2.2.4 离子浓度测试(ICP) | 第32-34页 |
2.2.5 XRD原位测试 | 第34页 |
2.2.6 光学显微镜 | 第34-35页 |
2.2.7 扫描电镜/环境扫描电镜(SEM/ESEM) | 第35-36页 |
2.2.8 压汞试验(MIP) | 第36-37页 |
2.2.9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X-CT) | 第37-38页 |
2.2.10 Zeta电位 | 第38-39页 |
2.2.11 激光粒度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水泥-乳化沥青体系中水泥的水化行为 | 第40-80页 |
3.1 阴离子乳化剂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 第41-53页 |
3.1.1 阴离子乳化剂对水泥浆体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41-42页 |
3.1.2 阴离子乳化剂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第42-46页 |
3.1.3 阴离子乳化剂对水泥浆体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3.1.4 阴离子乳化剂对水泥浆体电阻率的影响 | 第48-52页 |
3.1.5 阴离子乳化剂对水泥水化过程的缓凝作用机理 | 第52-53页 |
3.2 阴离子乳化沥青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 第53-75页 |
3.2.1 阴离子乳化沥青对水泥浆体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54-55页 |
3.2.2 阴离子乳化沥青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第55-58页 |
3.2.3 阴离子乳化沥青对水泥浆体电阻率的影响 | 第58-61页 |
3.2.4 阴离子乳化沥青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61-63页 |
3.2.5 微结构表征 | 第63-68页 |
3.2.6 阴离子乳化沥青对水泥水化的缓凝作用机理 | 第68-7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5-80页 |
第四章 水泥-乳化沥青体系中乳化沥青的破乳行为 | 第80-102页 |
4.1 阴离子乳化沥青表面的双电层结构 | 第80-82页 |
4.2 阴离子乳化沥青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82-92页 |
4.2.1 阳离子种类对阴离子乳化沥青破乳行为的影响 | 第82-86页 |
4.2.2 阳离子溶液浓度对阴离子乳化沥青破乳行为的影响 | 第86-88页 |
4.2.3 阳离子溶液对阴离子乳化沥青表面双电层zeta电位的影响 | 第88-89页 |
4.2.4 阳离子溶液作用时间对阴离子乳化沥青破乳过程的影响 | 第89-92页 |
4.3 阴离子乳化沥青破乳成膜的过程和机理 | 第92-10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五章 乳化沥青、减水剂与水泥颗粒之间的吸附行为 | 第102-122页 |
5.1 “固含法”测试乳化沥青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 | 第104-108页 |
5.1.1 “固含法”基本原理 | 第104-105页 |
5.1.2 “固含法”测试装置及试验步骤 | 第105-108页 |
5.2 阴离子乳化沥青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 | 第108-113页 |
5.2.1 阴离子乳化沥青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过程 | 第108-110页 |
5.2.2 阴离子乳化沥青掺量(固含量)对水泥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5.2.3 环境温度对阴离子乳化沥青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5.3 减水剂对阴离子乳化沥青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 第113-116页 |
5.3.1 减水剂掺量对阴离子乳化沥青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5.3.2 光学显微镜观察减水剂和阴离子乳化沥青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 | 第114-116页 |
5.4 减水剂与阴离子乳化沥青对水泥颗粒的竞争吸附模型与机理 | 第116-11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9-122页 |
第六章 水泥-乳化沥青浆体流变性能的时变效应 | 第122-136页 |
6.1 水泥-乳化沥青浆体流变的时变效应 | 第122-125页 |
6.1.1 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的流变特性 | 第122-124页 |
6.1.2 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的早期流变行为与施工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124-125页 |
6.1.3 水泥-乳化沥青浆体早期流变的时变效应 | 第125页 |
6.2 水泥-乳化沥青浆体早期流变损失的影响因素 | 第125-132页 |
6.2.1 水泥-乳化沥青体系中水泥水化对浆体流变的影响 | 第126-129页 |
6.2.2 水泥-乳化沥青体系中乳化沥青破乳对浆体流变的影响 | 第129-131页 |
6.2.3 减水剂对水泥-乳化沥青浆体流变的影响 | 第131页 |
6.2.4 水泥-乳化沥青浆体中水对体系流变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6.3 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的早期流变模型 | 第132-13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6-142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36-140页 |
7.2 展望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8页 |
致谢 | 第158-160页 |
作者简介 | 第160-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