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结构及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8-30页 |
2.1 地下综合管廊 | 第18-19页 |
2.1.1 地下管廊发展过程 | 第18-19页 |
2.1.2 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意义 | 第19页 |
2.2 PPP模式 | 第19-25页 |
2.2.1 PPP项目发展过程 | 第20-25页 |
2.2.2 PPP模式实施的意义 | 第25页 |
2.3 风险管理 | 第25-29页 |
2.3.1 风险管理概念 | 第26-27页 |
2.3.2 风险管理的含义、特点及职能 | 第27页 |
2.3.3 风险识别 | 第27页 |
2.3.4 风险评价 | 第27-28页 |
2.3.5 风险决策与实施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概况及风险识别 | 第30-43页 |
3.1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概况 | 第30-33页 |
3.1.1 项目内容 | 第30-31页 |
3.1.2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背景 | 第31-32页 |
3.1.3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参数指标 | 第32-33页 |
3.1.4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管理现状调查 | 第33页 |
3.2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识别模型的构建 | 第33-38页 |
3.2.1 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 | 第33-34页 |
3.2.2 风险识别模型的构建 | 第34-38页 |
3.3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识别 | 第38-42页 |
3.3.1 德尔菲法识别TS公司项目风险要素 | 第38-39页 |
3.3.2 根据结构解析法构建TS公司项目的ISM-HHM框图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评价 | 第43-60页 |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9页 |
4.1.1 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43页 |
4.1.2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3-49页 |
4.2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评价 | 第49-59页 |
4.2.1 应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9-56页 |
4.2.2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 第56-59页 |
4.2.3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60-63页 |
5.1 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价结论 | 第60页 |
5.2 TS公司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 第60-62页 |
5.2.1 项目实施前期风险防范措施 | 第60-61页 |
5.2.2 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防范措施 | 第61页 |
5.2.3 项目运营过程中风险防范措施 | 第61-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