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受条锈菌诱导的小麦碱性/中性蔗糖酶基因(Tα-A/N-Inv)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1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及研究现状第11-14页
        1.1.1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第11页
        1.1.2 小麦条锈病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 植物对病原菌的抗病机制第14-15页
        1.2.1 植物的内生免疫第14-15页
        1.2.2 植物抗病反应过程中的信号传导第15页
    1.3 植物的初级代谢和植物-病原菌互作的关系第15-16页
    1.4 植物可溶性糖与活性氧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6-21页
        1.4.1 可溶性糖与活性氧生成的关系第17-18页
        1.4.2 可溶性糖在抗氧化物质生成中的作用第18页
        1.4.3 可溶性糖抵御氧化胁迫第18-19页
        1.4.4 糖代谢相关基因和氧化胁迫相关基因的关系第19-20页
        1.4.5 糖信号响应氧化胁迫的机制第20页
        1.4.6 蔗糖和葡萄糖在响应氧化胁迫中的不同作用第20-21页
    1.5 植物中性/碱性蔗糖酶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22-24页
        1.6.1 目的意义第22-23页
        1.6.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小麦Tα-A/N-Inv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第24-49页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第24-25页
        2.1.1 材料第24页
        2.1.2 试剂第24页
        2.1.3 仪器第24-25页
    2.2 试验方法第25-37页
        2.2.1 小麦叶片总RNA的提取及纯度和完整性检测第25-26页
        2.2.2 Tα-A/N-Inv全长基因的克隆和测序第26-28页
        2.2.3 序列分析第28-29页
        2.2.4 亚细胞定位分析第29-31页
        2.2.5 Tα-A/N-Inv异源表达及最适PH的测定第31-32页
        2.2.6 受条锈菌诱导的小麦总碱性/中性蔗糖酶活性的测定第32页
        2.2.7 Tα-A/N-Inv的表达特征分析第32-34页
        2.2.8 Tα-A/N-Inv的VIGS分析第34-3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7-47页
        2.3.1 小麦叶片总RNA的提取第37页
        2.3.2 小麦Tα-A/N-Inv基因的克隆第37-38页
        2.3.3 小麦Tα-A/N-Inv基因序列分析第38-39页
        2.3.4 小麦Tα-A/N-Inv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第39页
        2.3.5 异源表达小麦Tα-A/N-Inv基因编码蛋白第39-40页
        2.3.6 受条锈菌诱导的小麦中总中性/碱性蔗糖酶活性升高第40-41页
        2.3.7 Tα-A/N-Inv表达特征分析第41-43页
        2.3.8 小麦Tα-A/N-Inv基因参调控细胞内活性氧平衡第43-47页
    2.4 结果讨论第47-49页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3.1 结论第49页
    3.2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61页
附录1第61-62页
附录2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面向腹壁电检测前端优化的若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