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上市公司再融资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 第2章 上市公司再融资概况 | 第12-20页 |
| 2.1 融资与再融资 | 第12页 |
| 2.2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 | 第12-15页 |
| 2.2.1 配股 | 第12-13页 |
| 2.2.2 增发新股 | 第13页 |
| 2.2.3 可转换债券 | 第13-14页 |
| 2.2.4 公司债券融资 | 第14-15页 |
| 2.2.5 短期融资券融资 | 第15页 |
| 2.2.6 中期票据融资 | 第15页 |
| 2.3 再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15-20页 |
| 2.3.1 再融资方式的共同点 | 第15-16页 |
| 2.3.2 再融资方式的不同点 | 第16-20页 |
| 第3章 X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选择 | 第20-30页 |
| 3.1 X上市公司概况 | 第20页 |
| 3.2 X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第20-23页 |
| 3.2.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21-22页 |
| 3.2.2 盈利能力分析 | 第22-23页 |
| 3.3 X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4页 |
| 3.4 X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分析 | 第24-27页 |
| 3.4.1 配股再融资方案 | 第24-25页 |
| 3.4.2 公开增发再融资方案 | 第25-26页 |
| 3.4.3 非公开发行再融资方案 | 第26页 |
| 3.4.4 发行公司债再融资方案 | 第26页 |
| 3.4.5 发行可转债再融资方案 | 第26-27页 |
| 3.5 X上市公司可转债再融资方式的选择 | 第27-30页 |
| 第4章 X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设计 | 第30-38页 |
| 4.1 设计原则 | 第30-31页 |
| 4.1.1 融资双方利益均衡原则 | 第30页 |
| 4.1.2 兼顾发行与转股的原则 | 第30页 |
| 4.1.3 充分考虑公司利益的原则 | 第30页 |
| 4.1.4 市场参照原则 | 第30-31页 |
| 4.2 X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程序 | 第31-32页 |
| 4.3 X上市公司转债条款初步设计 | 第32-37页 |
| 4.3.1 转债发行规模 | 第32页 |
| 4.3.2 期限 | 第32页 |
| 4.3.3 转股起始日 | 第32-33页 |
| 4.3.4 票面利率 | 第33-34页 |
| 4.3.5 付息日 | 第34页 |
| 4.3.6 转股价格 | 第34页 |
| 4.3.7 调整转股价格 | 第34页 |
| 4.3.8 向下修正转股价格 | 第34-35页 |
| 4.3.9 原股东优先认购 | 第35页 |
| 4.3.10 赎回 | 第35-36页 |
| 4.3.11 回售 | 第36页 |
| 4.3.12 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回售 | 第36-37页 |
| 4.4 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需关注的问题 | 第37-38页 |
| 第5章 X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38-42页 |
| 5.1 为再融资方案的实施提供制度基础 | 第38页 |
| 5.2 加强可转换债券再融资的风险管理 | 第38-39页 |
| 5.3 加强再融资方案的综合管理 | 第39-42页 |
| 结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50页 |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