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校区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排课问题与遗传算法分析 | 第14-28页 |
2.1 排课问题概述 | 第14-18页 |
2.1.1 排课的约束条件 | 第14-15页 |
2.1.2 排课要素 | 第15-17页 |
2.1.3 排课问题评定要素 | 第17页 |
2.1.4 人工排课模拟 | 第17-18页 |
2.2 排课问题的组合爆炸与不确定性 | 第18-20页 |
2.2.1 排课问题的组合爆炸与坍塌 | 第18-19页 |
2.2.2 排课问题的求解目标 | 第19-20页 |
2.3 排课问题的逻辑模型 | 第20-21页 |
2.3.1 人工排课的基本模型 | 第20-21页 |
2.3.2 计算机排课的基本模型 | 第21页 |
2.4 遗传算法在排课系统中的应用 | 第21-27页 |
2.4.1 遗传算法简介 | 第21-22页 |
2.4.2 遗传算法基本思想 | 第22-25页 |
2.4.3 遗传算法求解步骤 | 第25-26页 |
2.4.4 基于遗传算法的排课原理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适用于多校区排课的改进遗传算法 | 第28-37页 |
3.1 遗传算法改进思路与流程 | 第28-30页 |
3.2 改进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30-35页 |
3.2.1 编码及染色体表示 | 第30-31页 |
3.2.2 种群初始化 | 第31-32页 |
3.2.3 选择算子 | 第32页 |
3.2.4 交叉算子 | 第32-33页 |
3.2.5 变异算子 | 第33页 |
3.2.6 适应度函数 | 第33-35页 |
3.3 改进的遗传算法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3.3.1 种群规模与迭代次数影响分析 | 第35页 |
3.3.2 改进算法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3.3.3 与其他遗传算法对比分析 | 第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多校区排课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37-54页 |
4.1 多校区排课系统需求分析 | 第37-39页 |
4.1.1 非功能性需求 | 第37页 |
4.1.2 功能需求 | 第37-39页 |
4.2 多校区排课系统总体设计 | 第39-45页 |
4.2.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39-40页 |
4.2.3 系统功能设计 | 第40-45页 |
4.3 自动排课功能模块设计 | 第45-47页 |
4.4 数据库设计 | 第47-52页 |
4.4.1 概念结构设计 | 第47-48页 |
4.4.2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第48-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多校区排课系统的实现 | 第54-67页 |
5.1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 第54-57页 |
5.1.1 教师信息管理功能 | 第54-55页 |
5.1.2 课程信息管理功能 | 第55页 |
5.1.3 班级信息管理功能 | 第55-56页 |
5.1.4 特殊教室管理功能 | 第56-57页 |
5.2 排课设置管理功能实现 | 第57-59页 |
5.2.1 课程信息管理功能 | 第57-58页 |
5.2.2 班级课程管理功能 | 第58-59页 |
5.3 排课管理功能实现 | 第59-62页 |
5.3.1 自动排课功能 | 第59-61页 |
5.3.2 手工排课及课表调整 | 第61-62页 |
5.3.3 课表打印功能 | 第62页 |
5.3.4 课表临时调整功能 | 第62页 |
5.4 系统测试 | 第62-65页 |
5.4.1 系统测试环境 | 第63页 |
5.4.2 系统测试方法 | 第63-64页 |
5.4.3 系统测试过程 | 第64页 |
5.4.4 系统测试结论 | 第64-65页 |
5.5 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 第65-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