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滤波技术、滤波器论文

EMI滤波器寄生参数消除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功率变换器电磁干扰概述第13-14页
     ·变换器电磁干扰第13页
     ·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第13-14页
     ·电磁兼容标准第14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EMI 滤波器寄生效应第21-34页
   ·EMI 滤波器技术参数第21-24页
     ·插入损耗与漏电流第21-22页
     ·S 参数测量插入损耗的原理第22-24页
   ·分立元件的寄生参数第24-29页
     ·电感器寄生参数第24-25页
     ·电容器寄生参数第25-27页
     ·寄生电阻对插入损耗的影响第27-29页
   ·EMI 滤波器的寄生效应第29-33页
     ·共模滤波器中的寄生参数第29-30页
     ·差模滤波器中的寄生参数第30-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EMI 滤波器集中模型建立第34-47页
   ·电感器参数分析第34-36页
     ·线圈电感与频率的关系第34-35页
     ·等效并联电阻与频率的关系第35页
     ·等效并联电容第35-36页
   ·共模扼流圈模型第36-41页
     ·共模扼流圈差共模模型第36-37页
     ·共模扼流圈的寄生电容第37-38页
     ·实验法提取模型参数第38-39页
     ·共模模型参数提取第39-40页
     ·差模模型参数提取第40-41页
   ·阻抗参数法建立电容器模型第41-43页
     ·阻抗参数法提取电容器寄生参数第41-42页
     ·电容器模型验证第42-43页
   ·互有寄生参数提取第43-46页
     ·互有寄生参数第43页
     ·互有寄生参数提取原理第43-45页
     ·互有寄生参数模型验证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EMI 滤波器寄生参数的消除第47-59页
   ·电容器寄生电感的消除第47-52页
     ·电容器寄生电感的消除原理第47-48页
     ·“消除器”的二次寄生电容第48-49页
     ·平面型“消除器”的交错结构第49-50页
     ·平面型“消除器”的有限元模型及参数计算第50-51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1-52页
   ·电感器寄生电容的消除第52-57页
     ·寄生电容的消除原理第53-54页
     ·双线并绕串联结构的电感器第54-55页
     ·双线并绕串联结构的共模扼流圈第55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5-57页
   ·互有寄生参数的消除第57页
   ·集成消除技术的EMI 滤波器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验证与分析第59-65页
   ·电磁干扰测试第59-60页
   ·变换器差共模干扰分析第60-62页
   ·EMI 滤波器消除实验与分析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5-67页
   ·结论第65-66页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直流有源滤波器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自适应光学合成孔径成像遥感器中光纤压电陶瓷移相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