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10-13页 |
1.1.1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 第10-11页 |
1.1.3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第13-15页 |
1.2.1 碳材料 | 第13-14页 |
1.2.2 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 | 第14-15页 |
1.2.3 导电聚合物 | 第15页 |
1.3 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 | 第15-16页 |
1.3.1 水系电解质 | 第15-16页 |
1.3.2 有机电解质 | 第16页 |
1.3.3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 第16页 |
1.4 超级电容器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电极材料表征方法 | 第16-17页 |
1.4.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17-18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基于C/Na_2Ti_5O_(11)纳米复合材料的高性能柔性超级电容器 | 第20-34页 |
2.1 前言 | 第20-21页 |
2.2 Na_2Ti_5O_(11)和C/Na_2Ti_5O_(11)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1 本实验所需试剂 | 第21页 |
2.2.2 本实验所需设备 | 第21页 |
2.2.3 试验步骤 | 第21-22页 |
2.3 材料表征与分析 | 第22-25页 |
2.3.1 XRD | 第22-23页 |
2.3.2 SEM | 第23-24页 |
2.3.3 TEM | 第24页 |
2.3.4 比表面积 | 第24-25页 |
2.4 电化学测试 | 第25-31页 |
2.4.1 电极和固态器件制作 | 第25-26页 |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4.3 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26-29页 |
2.4.4 固态器件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29-31页 |
2.5 固态超级电容器实际应用测试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基于具有稳定通道结构的C@K_2Ti_6O_(13)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 第34-46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K_2Ti_6O_(12)和C@K_2Ti_6O_(12)制备 | 第35-36页 |
3.2.1 本实验所需要的试剂 | 第35页 |
3.2.2 本实验所需要的设备 | 第35页 |
3.2.3 试验步骤 | 第35-36页 |
3.3 材料表征和分析 | 第36-39页 |
3.3.1 材料表征方法 | 第36页 |
3.3.2 XRD表征和分析 | 第36页 |
3.3.3 SEM表征和分析 | 第36-37页 |
3.3.4 TEM/EDS表征和分析 | 第37-38页 |
3.3.5 比表面和孔径表征与分析 | 第38-39页 |
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9-45页 |
3.4.1 制作超级电容器 | 第39页 |
3.4.2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39页 |
3.4.3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9-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Na_(0.66)[Mn_(0.66)Ti_(0.34)]O_2纳米颗粒的储能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6-62页 |
4.1 引言 | 第46-47页 |
4.2 合成试验 | 第47-48页 |
4.2.1 试剂 | 第47页 |
4.2.2 设备 | 第47页 |
4.2.3 试验步骤 | 第47-48页 |
4.3 材料表征 | 第48-51页 |
4.3.1 材料表征方法 | 第48页 |
4.3.2 材料表征与分析 | 第48-51页 |
4.4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1-58页 |
4.4.1 电极制备和器件制作 | 第51-52页 |
4.4.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52页 |
4.4.3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2-58页 |
4.5 理论计算 | 第58-61页 |
4.5.1 密度泛函计算 | 第58-59页 |
4.5.2 速率-循环伏安计算 | 第59-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第80-81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