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1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光学涡旋的介绍 | 第15-20页 |
1.2.1 光学涡旋的简介 | 第15-16页 |
1.2.2 光学涡旋的产生方法 | 第16-19页 |
1.2.3 光的轨道角动量及其应用 | 第19-20页 |
1.3 光子自旋霍尔效应的研究 | 第20-33页 |
1.3.1 简述 | 第20-22页 |
1.3.2 古斯-汉欣和伊姆伯特-费多罗夫效应 | 第22页 |
1.3.3 空气和玻璃界面处折射或反射的光子自旋霍尔效应 | 第22-25页 |
1.3.4 纳米微结构中的光子自旋霍尔效应 | 第25-26页 |
1.3.5 半导体微腔中的光子自旋霍尔效应 | 第26-28页 |
1.3.6 超常材料中的光子自旋霍尔效应 | 第28-29页 |
1.3.7 超表面中的光子自旋霍尔效应 | 第29-32页 |
1.3.8 小结 | 第32-33页 |
1.4 光子轨道霍尔效应的研究 | 第33-40页 |
1.4.1 简述 | 第33-35页 |
1.4.2 轨道角动量光束的位移和角移 | 第35-37页 |
1.4.3 不同入射光束和不同介质的光子轨道霍尔效应 | 第37-40页 |
1.5 本文构想 | 第40-41页 |
第2章 涡旋光束在空气和玻璃界面处的传输模型 | 第41-54页 |
2.1 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 | 第41-45页 |
2.2 矢量光束的传输模型 | 第45-48页 |
2.3 光束重心的位移和角移 | 第48-50页 |
2.4 自旋能流和轨道能流 | 第50-52页 |
2.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涡旋光束在反射中的正交偏振效应 | 第54-62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矢量场传输模型与正交偏振效应 | 第54-57页 |
3.3 水平偏振入射光的正交偏振效应 | 第57-59页 |
3.4 任意偏振入射光的正交偏振效应 | 第59-60页 |
3.5 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轨道角动量操控光子自旋霍尔效应中的非对称自旋分裂 | 第62-69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涡旋光束的矢量场模型 | 第62-64页 |
4.3 光子自旋霍尔效应中的非对称自旋分裂 | 第64-67页 |
4.4 非对称自旋分裂的物理原因 | 第67-68页 |
4.5 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轨道-轨道相互作用和光子轨道霍尔效应 | 第69-80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轨道-轨道相互作用 | 第69-72页 |
5.3 光束强度旋转的特征 | 第72-76页 |
5.4 光子轨道霍尔效应 | 第76-79页 |
5.5 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第98-100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