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行动研究--基于与兰州某小学教师的合作与探索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1-14页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1.研究背景第11-12页
        2.研究问题的确定第12-13页
    (二)研究目的第13页
    (三)研究意义第13-14页
        1.理论意义第13-14页
        2.实践意义第14页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4-17页
    (一)提问第14-15页
    (二)课堂提问第15-17页
三、相关文献综述第17-24页
    (一)课堂提问相关研究第17-23页
        1.课堂提问分类相关研究第17-21页
        2.课堂提问作用相关研究第21-23页
    (二)对已有研究的反思第23-24页
四、理论基础第24-30页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第24-28页
        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领域第24-27页
        2.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情感领域第27-28页
    (二)对话教学理论第28-30页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第30-33页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第30-31页
    (二)研究思路第31-32页
    (三)研究方法第32-33页
        1.观察法第32-33页
        2.访谈法第33页
        3.问卷法第33页
        4.实物收集法第33页
六、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行动研究历程第33-86页
    (一)进入学校研究的场域第33-36页
        1.走进兰州X小学第33-34页
        2.聚焦课堂与合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第34-36页
    (二)行动之前——行动研究方案设计第36-37页
        1.行动之前的初步设想第37页
        2.时间安排第37页
    (三)行动之中——第一轮行动研究第37-52页
        1.基于优化认知领域语文课堂提问行动计划第37-39页
        2.基于优化认知领域语文课堂提问的行动第39-44页
            (1)对F教师在不同水平问题频次及其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第40-44页
            (2)样本问题的设计第44页
        3.基于优化认知领域提问的课堂观察第44-50页
        4.基于优化认知领域课堂提问的反思第50-52页
    (四)行动之渐变——第二轮行动研究第52-66页
        1.基于优化情感领域语文课堂提问行动计划第52页
        2.基于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行动第52-59页
            (1)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对话氛围第53-54页
            (2)奇妙的“暂停”——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第54-56页
            (3)提供良性的课堂教学反馈第56-59页
        3.基于优化情感领域提问的课堂观察第59-63页
        4.基于优化情感领域的课堂提问反思第63-66页
    (五)行动之综合实践探索——第三轮行动研究第66-86页
        1.指向构建“学—问”课堂提问行动计划第66-67页
        2.指向构建“学—问”课堂提问的行动第67-69页
        3.指向构建“学—问”课堂提问行动的观察第69-85页
        4.指向构建“学—问”课堂提问行动反思第85-86页
七、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行动效果第86-90页
    (一)教师的变化第86-87页
        1.教师自身行为的变化第86-87页
        2.教师自身情感的变化第87页
    (二)学生的变化第87-90页
        1.学生自身行为的变化第87-89页
        2.学生自身情感的变化第89-90页
    (三)课堂教学的变化第90页
八、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行动结论与建议第90-96页
    (一)结论第91-93页
        1.转变教师提问观念是优化课堂提问的前提条件第91-92页
        2.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92页
        3.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优化课堂提问的最终归宿第92-93页
    (二)建议第93-96页
        1.合理定位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提问结构第93-94页
        2.转变师生提问观念,确定课堂提问的主体地位第94-95页
        3.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提问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附录第101-107页
    附录 1: X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问卷第101-103页
    附录 2: 课堂观察表第103-104页
    附录 3:访谈提纲第104-10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项目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gFe类水滑石吸附橙黄Ⅱ及资源化利用
下一篇:超声波强化零价铁/过硫酸钾体系处理柠檬酸镍络合废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