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概述 | 第16-23页 |
2.1 行政公益诉讼概述 | 第16-18页 |
2.2 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理论探讨 | 第18-23页 |
2.2.1 举证责任的基本内涵 | 第18-19页 |
2.2.2 我国举证责任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2.2.3 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配置不同学说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现状研究 | 第23-40页 |
3.1 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立法现状 | 第23-28页 |
3.1.1 明确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起诉人”的地位 | 第23-25页 |
3.1.2 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律分析 | 第25-27页 |
3.1.3 关于证明标准的法律分析 | 第27-28页 |
3.2 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的实践状况 | 第28-34页 |
3.2.1 检察机关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 | 第28-31页 |
3.2.2 证明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 第31-34页 |
3.3 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3.3.1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34-35页 |
3.3.2 未区分作为与不作为的案件 | 第35-36页 |
3.3.3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证据收集难 | 第36页 |
3.3.4 关于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的具体规定不健全 | 第36-38页 |
3.3.5 公益诉讼中证明标准不清带来的实践困境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域外行政公益诉讼举证制度考察 | 第40-49页 |
4.1 英美法系国家 | 第40-43页 |
4.1.1 美国 | 第40-42页 |
4.1.2 英国 | 第42-43页 |
4.1.3 小结 | 第43页 |
4.2 大陆法系国家 | 第43-47页 |
4.2.1 德国 | 第43-45页 |
4.2.2 法国 | 第45-47页 |
4.2.3 小结 | 第47页 |
4.3 域外国家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制度运行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举证制度的构想 | 第49-60页 |
5.1 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相关法律 | 第49-50页 |
5.2 构建行政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 | 第50-54页 |
5.2.1 归责原则——举证责任倒置 | 第50-52页 |
5.2.2 明晰作为和不作为两类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 第52-54页 |
5.3 建立多元统一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 第54-57页 |
5.3.1 通过立法统一证明标准 | 第54-55页 |
5.3.2 构建多元化证明标准 | 第55页 |
5.3.3 明确行政公益诉讼中证明标准的适用 | 第55-56页 |
5.3.4 实施举证责任与证明标准的动态化配置 | 第56-57页 |
5.4 具体化检察院调查核实权的行使规则 | 第57-60页 |
5.4.1 授予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 | 第58页 |
5.4.2 遵循法定程序 | 第58页 |
5.4.3 确定案卷排他规则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