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司法改革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有利于坚持我国司法的民主性 | 第9-10页 |
二 有利于保障我国司法的公开性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1-1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一 公众参与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司法改革的历史及发展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16页 |
一 人民主权理论 | 第13-14页 |
二 分权制衡论 | 第14页 |
三 民主法治论 | 第14-15页 |
四 正当程序论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公众参与视角下我国司法改革的现状 | 第16-27页 |
第一节 目前我国公民参加司法改革的现状 | 第16-19页 |
一 我国公民参与司法的法律依据 | 第16-17页 |
二 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司法的状况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我国公众参与司法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19-27页 |
一 立案侦查阶段 | 第19-20页 |
二 审查起诉阶段 | 第20页 |
三 审判阶段 | 第20-24页 |
四 执行阶段 | 第24-27页 |
第四章 公众参与视角下完善我国司法改革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明确见证人的资格、诉讼地位和权利义务 | 第27-29页 |
一 选择身份适格的见证人 | 第27-28页 |
二 见证人的诉讼地位与权利义务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落实与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 第29页 |
一 落实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条件 | 第29页 |
二 完善被害人的权利范围 | 第29页 |
第三节 细化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条件和参审范围 | 第29-31页 |
一 人民陪审员的来源、人数 | 第30页 |
二 陪审员参与审理的案件范围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出台保护证人作证的相关制度 | 第31-32页 |
一 出台相关执行证人作证制度的专门规定 | 第31-32页 |
二 根据具体情况区分需要提供的保障 | 第32页 |
第五节 强化公众参与社区矫正制度 | 第32-35页 |
一 加大对社区矫正制度的宣传 | 第33页 |
二 完善社区矫正适用前的社会调查程序 | 第33-34页 |
三 强化相关机关在工作中的对接意识 | 第34页 |
四 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