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数字化体育辅助训练平台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工作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0 数字化体育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1 非穿戴式体育训练数据监测装置 | 第10-11页 |
1.2.2 穿戴式体育训练数据监测装置 | 第11-12页 |
1.3 研究工作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4 文章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2 数字化体育训练相关技术基础 | 第15-35页 |
2.1 数字化体育训练的需求分析 | 第15-18页 |
2.1.1 国内体育训练现状 | 第15-16页 |
2.1.2 数字化体育训练总体方案 | 第16-18页 |
2.2 人体运动数据测量基础 | 第18-23页 |
2.2.1 人体测量概念 | 第18-19页 |
2.2.2 人体模型分类 | 第19-21页 |
2.2.3 人体模型构建 | 第21-23页 |
2.3 人体运动数据监测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2.3.1 人体姿态相关概念定义 | 第23-24页 |
2.3.2 节点数量和穿戴位置 | 第24-25页 |
2.3.3 人体姿态描述方法 | 第25-27页 |
2.3.4 运动数据参数计算 | 第27-29页 |
2.4 关节损伤预警分析 | 第29-31页 |
2.4.1 关节异向受力边界描述 | 第29-30页 |
2.4.2 关节异向受力边界标定与判断 | 第30-31页 |
2.5 动作规范性分析 | 第31-34页 |
2.5.1 动作规范性指标 | 第32-33页 |
2.5.2 动作规范性判断 | 第33-34页 |
2.6 运动过程分析 | 第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穿戴式运动姿态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35-43页 |
3.1 硬件总体设计框架 | 第35-36页 |
3.2 节点硬件组成 | 第36-39页 |
3.2.1 节点供电相关单元 | 第37-38页 |
3.2.2 节点主控单元 | 第38-39页 |
3.2.3 姿态测量单元 | 第39页 |
3.2.4 节点其他单元 | 第39页 |
3.3 基站硬件组成 | 第39-42页 |
3.3.1 基站主控单元 | 第40-41页 |
3.3.2 基站其他单元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运动训练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43-61页 |
4.1 软件总体设计框架 | 第43-49页 |
4.1.1 软件平台设计模式 | 第43-44页 |
4.1.2 软件平台总体结构 | 第44-46页 |
4.1.3 功能模块设计与展示 | 第46-49页 |
4.2 三维场景实现 | 第49-50页 |
4.3 数据库设计 | 第50-53页 |
4.3.1 用户信息的存储 | 第50-51页 |
4.3.2 测量数据的存储 | 第51-52页 |
4.3.3 参数分析的存储 | 第52-53页 |
4.4 服务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3-56页 |
4.4.1 Netty框架 | 第54页 |
4.4.2 云平台服务 | 第54-56页 |
4.5 软件实现关键参数分析 | 第56-60页 |
4.5.1 关节损伤预警分析 | 第56-58页 |
4.5.2 动作规范性分析 | 第58-59页 |
4.5.3 运动疲劳分析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