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消费的视角论“抖音”网红店何以走红
——以茶饮店“奈雪の茶”为例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消费升级与符号消费 | 第11-12页 |
1.3.2 网络社会的符号消费 | 第12-13页 |
1.3.3 新媒体下符号价值的建构 | 第13-14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2. 短视频中的全景式消费景观 | 第17-27页 |
2.1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第17-19页 |
2.2 视觉刺激下的带入感体验 | 第19-21页 |
2.2.1 短视频媒介下的感官延伸 | 第19-21页 |
2.2.2 代入感刺激下的消费冲动 | 第21页 |
2.3 新的消费表演空间 | 第21-27页 |
2.3.1 抖音作为去中介化的消费空间 | 第22-23页 |
2.3.2 消费的表演化 | 第23-25页 |
2.3.3 消费空间的整合 | 第25-27页 |
3. 网红餐饮店的消费奇观 | 第27-37页 |
3.1 “打卡”的意义表征 | 第27-30页 |
3.1.1 平民化的营销策略 | 第27-29页 |
3.1.2 抖音“打卡”的社交属性 | 第29-30页 |
3.2 场景式体验消费的再升级 | 第30-34页 |
3.2.1 消费的情感化 | 第30-31页 |
3.2.2 奈雪の茶隐含的情感消费 | 第31-34页 |
3.3 消费行为的仪式化 | 第34-37页 |
3.3.1 仪式的世俗化 | 第34-35页 |
3.3.2 网红“奈雪の茶”中的消费仪式 | 第35-37页 |
4. 线上反馈——符号意义的再生产 | 第37-45页 |
4.1 人人都是美食家 | 第37-40页 |
4.1.1 网络口碑与自我赋权 | 第37-38页 |
4.1.2 抖音平台上奈雪的口碑之争 | 第38-40页 |
4.2 生活风格的建构 | 第40-42页 |
4.3 自我形象的管理 | 第42-45页 |
5. 总结与反思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