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7-33页 |
1.1 引言 | 第17-18页 |
1.2 固体激光材料概述 | 第18-24页 |
1.2.1 基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2.2 2 μm稀土发光离子及其光谱学 | 第21-24页 |
1.3 Y_2O_3材料概述 | 第24-31页 |
1.3.1 Y_2O_3的结构与性能 | 第24-26页 |
1.3.2 Y_2O_3透明陶瓷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3.3 Y_2O_3激光透明陶瓷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1.3.4 Y_2O_3激光材料的制备(粉体制备) | 第29-31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1-33页 |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31-32页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2 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 | 第33-37页 |
2.1 原料及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2.2 实验过程和样品制备 | 第34-35页 |
2.2.1 稀土离子掺杂的(YLaZr)_2O_3粉体的制备 | 第34页 |
2.2.2 特定浓度发光离子掺杂的(Y1-x-yLaxZry)_2O_3粉体的制备 | 第34-35页 |
2.3 样品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35-37页 |
2.3.1 热分析 | 第35页 |
2.3.2 物相分析 | 第35页 |
2.3.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35-36页 |
2.3.4 结构分析 | 第36页 |
2.3.5 光谱性质测试 | 第36-37页 |
3 Tm~(3+)掺杂(Y_(0.87)La_(0.1)Zr_(0.03))_2O_3陶瓷粉体 2 μm发光的研究 | 第37-51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Tm~(3+)离子掺杂(Y_(0.87)La_(0.1)Zr_(0.03))_2O_3陶瓷粉体的结构及光谱研究 | 第37-43页 |
3.2.1 热重-差热分析 | 第37-38页 |
3.2.2 傅立叶红外表征 | 第38-39页 |
3.2.3 物相与微观形貌分析 | 第39-41页 |
3.2.4 漫反射光谱 | 第41页 |
3.2.5 荧光光谱及能量转移机理 | 第41-43页 |
3.3 Tm~(3+)/Yb~(3+)共掺(Y_(0.87)La_(0.1)Zr_(0.03))_2O_3陶瓷粉体的结构及光谱研究 | 第43-49页 |
3.3.1 热重-差热分析 | 第43-44页 |
3.3.2 傅立叶红外表征 | 第44页 |
3.3.3 物相与微观形貌分析 | 第44-46页 |
3.3.4 漫反射光谱 | 第46-47页 |
3.3.5 荧光光谱及能量转移机理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Ho~(3+)离子掺杂(Y_(0.87)La_(0.1)Zr_(0.03))_2O_3陶瓷粉体 2 μm发光的研究 | 第51-77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Ho~(3+)/Yb~(3+)共掺(Y_(0.87)La_(0.1)Zr_(0.03))_2O_3陶瓷粉体的结构及光谱研究 | 第51-60页 |
4.2.1 差热-失重分析 | 第51-52页 |
4.2.2 傅立叶红外表征 | 第52页 |
4.2.3 物相与微观形貌分析 | 第52-54页 |
4.2.4 不同Yb~(3+)离子浓度掺杂粉体的物相分析 | 第54-55页 |
4.2.5 漫反射光谱 | 第55-56页 |
4.2.6 荧光光谱及能量转移机理 | 第56-57页 |
4.2.7 不同Ho~(3+)离子浓度掺杂粉体的物相分析 | 第57-58页 |
4.2.8 荧光光谱 | 第58-59页 |
4.2.9 不同温度煅烧的红外荧光光谱 | 第59-60页 |
4.3 Ho~(3+)/Tm~(3+)共掺(Y_(0.87)La_(0.1)Zr_(0.03))_2O_3陶瓷粉体的结构及光谱研究 | 第60-67页 |
4.3.1 差热-失重分析 | 第60页 |
4.3.2 傅立叶红外表征 | 第60-61页 |
4.3.3 物相与微观形貌分析 | 第61-62页 |
4.3.4 不同Tm~(3+)离子浓度掺杂粉体的物相分析 | 第62-63页 |
4.3.5 漫反射光谱 | 第63-64页 |
4.3.6 荧光光谱及能量转移机理 | 第64-65页 |
4.3.7 不同Ho~(3+)离子浓度掺杂粉体的物相分析 | 第65-66页 |
4.3.8 荧光光谱 | 第66页 |
4.3.9 不同温度煅烧的红外荧光光谱 | 第66-67页 |
4.4 Ho~(3+)/Er~(3+)共掺(Y_(0.87)La_(0.1)Zr_(0.03))_2O_3陶瓷粉体的结构及光谱研究 | 第67-75页 |
4.4.1 差热-失重分析 | 第67-68页 |
4.4.2 傅立叶红外表征 | 第68页 |
4.4.3 物相与微观形貌分析 | 第68-70页 |
4.4.4 不同Er~(3+)离子浓度掺杂粉体的物相分析 | 第70页 |
4.4.5 漫反射光谱 | 第70-71页 |
4.4.6 荧光光谱及能量转移机理 | 第71-73页 |
4.4.7 不同Ho~(3+)离子浓度掺杂粉体的物相分析 | 第73页 |
4.4.8 荧光光谱 | 第73-74页 |
4.4.9 不同温度煅烧的红外荧光光谱 | 第74-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5 Er~(3+)离子掺杂(Y_(0.87)La_(0.1)Zr_(0.03))_2O_3粉体的 1.5 μm发光的研究 | 第77-83页 |
5.1 引言 | 第77页 |
5.2 Er~(3+)单掺(Y_(0.87)La_(0.1)Zr_(0.03))_2O_3陶瓷粉体的结构及光谱研究 | 第77-79页 |
5.2.1 物相分析 | 第77-78页 |
5.2.2 荧光光谱及能量转移机理 | 第78-79页 |
5.3 Er~(3+)/Yb~(3+)共掺(Y_(0.87)La_(0.1)Zr_(0.03))_2O_3陶瓷粉体的结构及光谱研究 | 第79-81页 |
5.3.1 物相分析 | 第79-80页 |
5.3.2 荧光光谱及能量转移机理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6 La_2O_3和ZrO_2烧结助剂对Re:Y_2O_3粉体的 2 μm波段光谱影响 | 第83-92页 |
6.1 引言 | 第83页 |
6.2 烧结助剂对Ho~(3+)/Yb~(3+):Y_2O_3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83-87页 |
6.2.1 ZrO_2对Ho~(3+)/Yb~(3+):(Y_(0.9)La_(0.1))_2O_3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83-85页 |
6.2.2 La_2O_3对Ho~(3+)/Yb~(3+):(Y_(0.97)Zr_(0.03))_2O_3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85-87页 |
6.3 烧结助剂对Er~(3+):Y_2O_3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87-91页 |
6.3.1 La_2O_3对Er~(3+):(Y_(0.97)Zr_(0.03))_2O_3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87-89页 |
6.3.2 ZrO_2对Er~(3+):(Y_(0.9)La_(0.10))_2O_3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89-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7 总结 | 第92-94页 |
7.1 结论 | 第92-93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作者简介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