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磁特性测试方法与激磁装置的发展 | 第10-17页 |
1.2.1 一维磁特性测试方法与激磁装置 | 第11-14页 |
1.2.2 二维磁特性测试激磁装置 | 第14-17页 |
1.2.3 三维磁特性测试激磁装置 | 第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激磁主磁路的优化设计 | 第19-35页 |
2.1 三维磁特性测试系统 | 第19-20页 |
2.2 新型三维测试装置的设计 | 第20-21页 |
2.3 极头的优化设计 | 第21-29页 |
2.3.1 极头形状的选择 | 第21-23页 |
2.3.2 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23-25页 |
2.3.3 极头最佳倾斜角的选取 | 第25-27页 |
2.3.4 极头叠置方式的设计 | 第27-29页 |
2.4 待测样品及匀场极靴的优化设计 | 第29-33页 |
2.5 气隙的优化设计 | 第33-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激磁绕组的优化设计 | 第35-49页 |
3.1 激磁绕组的分析 | 第35-40页 |
3.1.1 激磁绕组的磁路分析 | 第35-37页 |
3.1.2 激磁绕组的电磁有限元分析 | 第37-40页 |
3.2 分段激磁绕组的设计 | 第40-45页 |
3.2.1 激磁绕组基本参数 | 第40-41页 |
3.2.2 激磁绕组的多频段设计 | 第41-45页 |
3.3 激磁绕组的漏磁实验 | 第45-47页 |
3.3.1 新型激磁绕组的有限元模拟 | 第45-47页 |
3.3.2 漏磁实验验证 | 第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磁特性传感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49-65页 |
4.1 测试装置的传感结构 | 第49页 |
4.2 传感线圈的优化设计 | 第49-54页 |
4.2.1 新型B-H复合传感线圈设计 | 第49-52页 |
4.2.2 新型B-H复合传感箱设计 | 第52-54页 |
4.3 传感线圈的系数校准 | 第54-59页 |
4.3.1 螺线管校准系数实验 | 第54-57页 |
4.3.2 能量源拟合系数 | 第57-59页 |
4.4 传感信号检测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59-63页 |
4.4.1 传感信号的采集与储存 | 第59-61页 |
4.4.2 LabVIEW数字滤波 | 第61-62页 |
4.4.3 LabVIEW积分漂移的补偿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磁特性测试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5页 |
5.1 磁特性激磁模型的建立 | 第65-67页 |
5.2 磁特性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73页 |
5.2.1 硅钢叠片材料的一维交变磁特性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5.2.2 硅钢叠片材料的二维旋转磁特性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5.2.3 硅钢叠片材料的三维旋转磁特性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5-77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5页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