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无导线输电论文

基于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的电磁环境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电磁生物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研究第11-13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二章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有限元分析第15-25页
    2.1 有限元法简介第15页
    2.2 有限元的数值计算第15-18页
        2.2.1 工程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第15-17页
        2.2.2 有限元法的一般分析步骤第17-18页
    2.3 无线电能传输原理第18-23页
        2.3.1 无线电能传输基本介绍第18-20页
        2.3.2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分析第20-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人体模型的建立第25-33页
    3.1 结构模型的建立第25-29页
        3.1.1 Mimics简介第25页
        3.1.2 利用mimics建模第25-27页
        3.1.3 有限元的前处理第27-29页
    3.2 电磁模型的建立第29-32页
        3.2.1 生物组织的导电特性第29-30页
        3.2.2 生物组织的介电特性第30-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对人体的安全性研究第33-47页
    4.1 COMSOL简介第33页
    4.2 谐振线圈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第33-39页
        4.2.1 谐振线圈模型的建立第33-34页
        4.2.2 谐振线圈电磁场的仿真分析第34-39页
    4.3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第39-40页
        4.3.1 电磁波的生物学效应第39页
        4.3.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第39-40页
    4.4 电磁辐射吸收剂量第40-42页
        4.4.1 比吸收率SAR的介绍第40-41页
        4.4.2 辐射卫生标准第41-42页
    4.5 人体模型仿真结果分析第42-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不同情况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分析第47-57页
    5.1 人体位于水平位置时的仿真分析第47-49页
    5.2 人体位于轴向位置时的仿真分析第49-51页
    5.3 基于有限元法对人体温度场的分析第51-53页
        5.3.1 有限元法在温度场的应用第51页
        5.3.2 生物传热第51-52页
        5.3.3 传热模型仿真分析第52-53页
    5.4 坐姿人体仿真结果和分析第53-56页
        5.4.1 车身模型的建立第53-54页
        5.4.2 人体坐姿模型的建立第54页
        5.4.3 坐姿模型仿真结果分析第54-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57-58页
    6.2 工作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167Ni0.4Mn0.383Co0.05O2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下一篇:新型三维磁特性测试装置中激磁与传感结构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