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泄露环境下可验证对称可搜索加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静态对称可搜索加密技术 | 第17-18页 |
1.2.2 动态对称可搜索加密技术 | 第18-19页 |
1.2.3 可验证对称可搜索加密技术 | 第19-20页 |
1.3 主要贡献及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22-32页 |
2.1 密码学基础 | 第22-24页 |
2.1.1 秘密共享技术 | 第22-23页 |
2.1.2 可验证哈希表 | 第23-24页 |
2.2 密钥提取基础 | 第24-28页 |
2.2.1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 第24-26页 |
2.2.2 模糊提取器 | 第26-28页 |
2.3 数据查找基础 | 第28-30页 |
2.3.1 二叉搜索树技术 | 第28-29页 |
2.3.2 多路查找树技术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静态抗内存泄露可验证SSE方案 | 第32-4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问题阐述 | 第32-36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32-34页 |
3.2.2 敌手模型 | 第34页 |
3.2.3 安全需求 | 第34-36页 |
3.3 方案描述 | 第36-40页 |
3.3.1 设计思路 | 第36-37页 |
3.3.2 具体构造 | 第37-40页 |
3.4 方案理论分析 | 第40-42页 |
3.4.1 方案比较 | 第40-41页 |
3.4.2 安全性分析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动态抗内存泄露可验证SSE方案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方案描述 | 第44-50页 |
4.2.1 设计思路 | 第44-45页 |
4.2.2 具体构造 | 第45-49页 |
4.2.3 方案扩展 | 第49-50页 |
4.3 方案理论分析 | 第50-54页 |
4.3.1 方案比较 | 第50-52页 |
4.3.2 安全性分析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方案实现及性能分析 | 第56-68页 |
5.1 实验环境配置 | 第56页 |
5.2 算法实现描述 | 第56-63页 |
5.2.1 静态SSE方案算法实现 | 第57-61页 |
5.2.2 动态SSE方案算法实现 | 第61-63页 |
5.3 方案性能分析 | 第63-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