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理论论文

当代中国网络娱乐泛化的审美批判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对象第14页
    1.5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1 文献分析法第14页
        1.5.2 生活调查法第14页
        1.5.3 批判反思法第14-15页
第二章 当代网络娱乐现状的审美反思第15-27页
    2.1 网络娱乐的审美必要性第15-18页
        2.1.1 对娱乐的解读第15-16页
        2.1.2 互联网是娱乐发展的重要平台第16-17页
        2.1.3 网络审美重要性第17-18页
    2.2 网络文化审美现状第18-27页
        2.2.1 新闻资讯内容审美呈现“娱乐化”特点第18-19页
        2.2.2 自媒体平台审美低俗化第19-20页
        2.2.3 网络直播内容审美程度低俗第20-22页
        2.2.4 网络社交平台美学价值导向存在偏差第22页
        2.2.5 网络恶搞内容份额增加第22-23页
        2.2.6 部分网剧引导错误审美理念第23-25页
        2.2.7 审美文化所具有的娱乐效果第25-27页
第三章 当代网络泛娱乐化的审美批判第27-39页
    3.1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的原因第27-32页
        3.1.1 网络媒体的消费主义倾向第27-28页
        3.1.2 娱乐经济的发展第28-29页
        3.1.3 大众文化成为网络内容的主体第29-30页
        3.1.4 公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第30-31页
        3.1.5 网民理想信念的缺失第31-32页
    3.2 泛娱乐化对审美造成的负面影响第32-39页
        3.2.1 降低公众审美品味和审美认知能力第32-34页
        3.2.2 影响青少年审美价值取向及身心健康第34-36页
        3.2.3 泛娱乐化弱化网络的文化知识传承功能第36-39页
第四章 当代网络娱乐的审美建构第39-47页
    4.1 由泛娱乐化走向审美娱乐第39-41页
    4.2 日常生活审美化第41-42页
    4.3 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新审美理念第42-43页
    4.4 开展网络审美教育第43-44页
    4.5 高校开展审美教育课程的引导第44-47页
第五章 结论第47-49页
    5.1 论文观点的总结第47-48页
    5.2 审美观建构的引导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57页
作者简介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席勒美育思想关键词研究
下一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净化政治生态的探索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