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8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超级电容器研究现状 | 第13-32页 |
1.2.1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 | 第14-19页 |
1.2.2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 | 第19-32页 |
1.3 析氧反应 | 第32-41页 |
1.3.1 贵金属催化剂 | 第34-35页 |
1.3.2 钙钛矿型催化剂 | 第35-36页 |
1.3.3 尖晶石型催化剂 | 第36-38页 |
1.3.4 过渡金属氢氧化物 | 第38-39页 |
1.3.5 其他形式的过渡金属基化合物 | 第39-41页 |
1.4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第二章 富含氧空位的二维Co_3O_4纳米片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 第48-72页 |
2.1 引言 | 第48-4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49-50页 |
2.2.2 材料的制备 | 第50-51页 |
2.2.3 材料的表征 | 第51页 |
2.2.4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3页 |
2.3.1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52-56页 |
2.3.2 Co_3O_4纳米片氧空位含量的表征 | 第56-57页 |
2.3.3 不同氧空位浓度的Co_3O_4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 第57-61页 |
2.3.4 CoO纳米片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 第61-6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3-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第三章 富含氧空位的二维NiCo_2O_4纳米片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研究 | 第72-87页 |
3.1 引言 | 第7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2-75页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73页 |
3.2.2 材料的制备 | 第73-75页 |
3.2.3 材料的表征 | 第75页 |
3.2.4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7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5页 |
3.3.1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76-82页 |
3.3.2 不同氧空位浓度的NiCo_2O_4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 第82-8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第四章 缺陷工程调制的二维ZnCo_2O_4纳米片用于超级电容器和析氧反应 | 第87-108页 |
4.1 引言 | 第8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7-92页 |
4.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87-88页 |
4.2.2 材料的制备 | 第88-89页 |
4.2.3 材料的表征 | 第89页 |
4.2.4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89-91页 |
4.2.5 OER性能测试 | 第91-9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5页 |
4.3.1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92-97页 |
4.3.2 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性能表征 | 第97-102页 |
4.3.3 二维ZnCo_2O_4纳米片的析氧性能表征 | 第102-10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表面硫化的镍钴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用于析氧反应 | 第108-123页 |
5.1 引言 | 第108-10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9-111页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109页 |
5.2.2 材料的制备 | 第109-110页 |
5.2.3 材料的表征 | 第110-111页 |
5.2.4 OER性能测试 | 第11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1页 |
5.3.1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111-118页 |
5.3.2 材料的OER性能表征 | 第118-12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23-124页 |
6.2 展望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附录 | 第126-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