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再生剂的制备及其对再生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沥青再生利用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国外再生利用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再生利用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2.3 沥青路面再生方法与特点 | 第10-15页 |
1.3 沥青再生剂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国外再生剂 | 第15-17页 |
1.3.2 国内再生剂 | 第17-1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 | 第22-26页 |
2.1 沥青老化机理 | 第22-23页 |
2.1.1 物理变化 | 第22-23页 |
2.1.2 微观结构变化 | 第23页 |
2.2 沥青再生机理 | 第23-26页 |
2.2.1 胶体理论 | 第24页 |
2.2.2 高分子溶液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复合材料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再生剂开发与评价 | 第26-36页 |
3.1 再生剂目标 | 第26-27页 |
3.2 再生剂配制 | 第27-28页 |
3.2.1 原材料选择 | 第27页 |
3.2.2 制备工艺 | 第27-28页 |
3.3 再生剂热稳定性 | 第28页 |
3.4 再生剂物理与化学性质 | 第28-35页 |
3.4.1 红外光谱 | 第28-30页 |
3.4.2 四组分 | 第30-31页 |
3.4.3 闪点 | 第31-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老化沥青与再生沥青胶结料性质 | 第36-53页 |
4.1 老化沥青与再生沥青胶结料制备 | 第36-37页 |
4.1.1 实验室老化沥青制备 | 第36页 |
4.1.2 再生沥青制备 | 第36-37页 |
4.2 再生沥青三大指标与粘度 | 第37-45页 |
4.2.1 针入度 | 第37-39页 |
4.2.2 软化点 | 第39-40页 |
4.2.3 延度 | 第40-41页 |
4.2.4 粘度 | 第41-44页 |
4.2.5 再生剂最佳掺量 | 第44-45页 |
4.3 流变 | 第45-50页 |
4.3.1 温度扫描 | 第46-48页 |
4.3.2 时间扫描 | 第48-50页 |
4.4 渗透性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质 | 第53-62页 |
5.1 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 | 第53-56页 |
5.1.1 回收沥青混合料分析 | 第53-55页 |
5.1.2 配合比设计 | 第55-56页 |
5.1.3 试件成型 | 第56页 |
5.2 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第56-58页 |
5.3 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 | 第58-59页 |
5.4 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 | 第59-61页 |
5.5 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 第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62-66页 |
6.1 经济性 | 第62-64页 |
6.2 环保性 | 第64-66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6-6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7.2 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