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中子增殖堆无间隙堆芯子通道内流动传热数值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数值计算基本理论 | 第18-28页 |
2.1 数值传热简介 | 第18-22页 |
2.1.1 控制方程组 | 第18-19页 |
2.1.2 数值方法简介 | 第19-21页 |
2.1.3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1-22页 |
2.2 湍流模型分类 | 第22-25页 |
2.3 CFD软件介绍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8页 |
3 无间隙子通道物理模型及网格敏感性 | 第28-34页 |
3.1 堆芯子通道模型 | 第28-32页 |
3.1.1 子通道物理模型 | 第28-30页 |
3.1.2 子通道网格划分 | 第30-31页 |
3.1.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31页 |
3.1.4 网格敏感性 | 第31-32页 |
3.2 小结 | 第32-34页 |
4 无间隙堆芯子通道内流动传热特性 | 第34-48页 |
4.1 传热特性影响规律 | 第34-39页 |
4.1.1 质量流速的影响 | 第34-35页 |
4.1.2 压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4.1.3 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4.1.4 不同子通道的影响 | 第38页 |
4.1.5 流动影响 | 第38-39页 |
4.2 周向传热不均匀性 | 第39-45页 |
4.2.1 质量流速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压力的影响 | 第43页 |
4.2.3 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4 不同子通道周向不均匀性 | 第44-45页 |
4.3 小结 | 第45-48页 |
5 无间隙堆芯子通道内熵产 | 第48-56页 |
5.1 熵产规律分析 | 第48-52页 |
5.1.1 熵产与换热系数 | 第48-50页 |
5.1.2 熵产分布 | 第50-51页 |
5.1.3 径向熵产变化 | 第51-52页 |
5.2 熵产影响规律 | 第52-55页 |
5.2.1 质量流速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2 压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3 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4页 |
5.2.4 不同子通道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 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