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无人机治安风险防控探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无人机的定义与主要特点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无人机的定义与分类 | 第17-19页 |
一、无人机的定义 | 第17-18页 |
二、无人机的分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民用无人机的主要特点 | 第19-24页 |
一、应用领域广 | 第19-21页 |
二、装置系统多 | 第21-22页 |
三、事故概率高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民用无人机存在的社会治安风险问题 | 第24-29页 |
第一节 民用无人机非法飞行干扰航空秩序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利用民用无人机“偷拍”侵犯隐私和机密 | 第25-27页 |
第三节 民用无人机引发的其他社会治安风险问题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民用无人机治安风险问题原因分析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政府部门监管方面的原因 | 第29-33页 |
一、民用无人机登记制度存在漏洞和缺陷 | 第29-30页 |
二、民用无人机监管的主体不明确 | 第30-31页 |
三、缺乏统一的民用无人机标准予以规制 | 第31-32页 |
四、缺乏良好有效的民用无人机监测手段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现行法律制度层面的原因 | 第33-36页 |
一、规制民用无人机的法律效力等级较低 | 第33页 |
二、民用无人机的法律属性不明确 | 第33-34页 |
三、缺乏系统完备的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规定 | 第34-35页 |
四、民用无人机的销售和监管规定存在漏洞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无人机使用者个人的原因 | 第36-39页 |
一、法律意识薄弱 | 第37-38页 |
二、道德品质低下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民用无人机治安风险防范对策 | 第39-47页 |
第一节 民用无人机治安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完善民用无人机治安风险防范体系的措施 | 第40-47页 |
一、完善民用无人机政府监督管理制度 | 第40-42页 |
二、完善民用无人机治安监管法律制度 | 第42-43页 |
三、提高民用无人机使用者的综合素质 | 第43-44页 |
四、建立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共同管理制度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