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7-22页 |
1.2.1 车辆动力学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1.2.2 道路动力学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1.2.3 车辆道路耦合动力学研究 | 第20-21页 |
1.2.4 车辆半主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 第21-22页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离散化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24-40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基于Udwadia-Kalaba方程的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 | 第24-26页 |
2.2.1 Udwadia-Kalaba多体动力学建模 | 第24-25页 |
2.2.2 Udwadia-Kalaba多体动力学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2.3 离散化三轴重型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26-32页 |
2.3.1 三轴重型车辆质量等效 | 第26-29页 |
2.3.2 离散化三轴重型车辆系统约束 | 第29-31页 |
2.3.3 含约束三轴重型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31-32页 |
2.4 分析对比传统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32-39页 |
2.4.1 传统三轴重型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32-36页 |
2.4.2 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对比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道路动力学模型 | 第40-49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道路数学模型 | 第40-43页 |
3.2.1 非线性地基Euler-Bernoulli梁模型 | 第40-42页 |
3.2.2 非线性地基Timoshenko梁模型 | 第42-43页 |
3.3 地基梁解析解的求解方法 | 第43-45页 |
3.3.1 无量纲化 | 第43页 |
3.3.2 Galerkin截断法 | 第43-45页 |
3.4 非线性地基梁仿真分析 | 第45-48页 |
3.4.1 三个移动载荷作用 | 第45-46页 |
3.4.2 数值仿真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车辆道路耦合动力学模型 | 第49-61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车辆道路耦合动力学方程 | 第49-52页 |
4.3 数值仿真分析 | 第52-60页 |
4.3.1 车辆道路耦合研究 | 第52-58页 |
4.3.2 系统参数研究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三轴重型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 | 第61-85页 |
5.1 模糊PID控制 | 第61-74页 |
5.1.1 模糊理论 | 第61-67页 |
5.1.2 PID控制 | 第67-74页 |
5.2 道路友好型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 | 第74-81页 |
5.2.1 离线模糊PID控制 | 第74-75页 |
5.2.2 控制策略 | 第75-80页 |
5.2.3 控制模型建立 | 第80-81页 |
5.3 数值仿真分析 | 第81-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5-86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