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飞机构造与设计论文--起落装置论文

起落架收放动力学及可靠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注释表第20-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36页
    1.1 研究背景第22-2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33页
        1.2.1 起落架收放动力学研究第23-25页
        1.2.2 考虑结构间隙的动力学研究第25-27页
        1.2.3 起落架收放系统可靠性研究第27-29页
        1.2.4 分岔理论在起落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第29-31页
        1.2.5 机构装配容差设计研究第31-32页
        1.2.6 起落架收放试验研究第32-33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第33-36页
第二章 起落架收放机构与液压系统动力学分析第36-57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起落架收放构型及系统原理分析第36-39页
        2.2.1 三维收放机构原理第37-38页
        2.2.2 液压系统原理第38-39页
    2.3 起落架收放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9-45页
        2.3.1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39页
        2.3.2 D-H坐标转换法第39-40页
        2.3.3 起落架收放运动学模型的建立第40-42页
        2.3.4 起落架收放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2-45页
    2.4 起落架收放液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5-52页
        2.4.1 功率键合图法第45-48页
        2.4.2 模型的简化及功率键合图建模第48-50页
        2.4.3 液压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推导第50-52页
    2.5 收放机构与液压系统动力学模型联合分析求解第52-53页
    2.6 影响收放性能的关键参数分析研究第53-56页
        2.6.1 侧风参数的影响第53页
        2.6.2 阻尼孔参数的影响第53-54页
        2.6.3 液弹参数的影响第54-55页
        2.6.4 摩擦阻力参数的影响第55页
        2.6.5 油液泄漏参数的影响第55-56页
    2.7 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起落架收放机构与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第57-80页
    3.1 引言第57页
    3.2 可靠性分析方法第57-59页
        3.2.1 机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第57-59页
        3.2.2 可靠性分析方法分类第59页
    3.3 起落架收放系统可靠性的分析方法研究第59-68页
        3.3.1 起落架收放系统可靠性问题分析第59-61页
        3.3.2 一次二阶矩法第61-63页
        3.3.3 代理模型法第63-67页
        3.3.4 基本算例第67-68页
    3.4 影响起落架收放性能关键参数的可靠性分析研究第68-78页
        3.4.1 代理模型的计算及模型验证第69-70页
        3.4.2 关键参数均值的变化对起落架收放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第70-72页
        3.4.3 关键参数标准差的变化对起落架收放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第72-73页
        3.4.4 关键参数均值和标准差对起落架收放系统可靠性的共同影响分析第73-78页
    3.5 小结第78-80页
第四章 带结构间隙和装配误差的起落架收放动力学及可靠性分析研究第80-105页
    4.1 引言第80页
    4.2 带结构间隙及装配误差的动力学建模理论第80-86页
        4.2.1 柔性体动力学理论第80-82页
        4.2.2 旋转副间隙模型第82-84页
        4.2.3 接触力学模型第84-86页
    4.3 建立带结构间隙及装配误差的联合仿真模型第86-95页
        4.3.0 多学科协同仿真技术简介第86-87页
        4.3.1 起落架收放多刚体动力学及液压系统动力学联合仿真模型第87-88页
        4.3.2 带结构间隙及装配误差的联合仿真模型第88-91页
        4.3.3 仿真模型的校验第91-95页
    4.4 带结构间隙及装配误差的起落架收放动力学结果分析第95-99页
        4.4.1 装配误差对起落架收放的影响第96-97页
        4.4.2 撑杆结构间隙对起落架收放的影响第97-98页
        4.4.3 锁杆结构间隙对起落架收放的影响第98-99页
    4.5 带结构间隙及装配误差的起落架收放系统可靠性研究第99-104页
        4.5.1 带结构间隙和装配误差的可靠性问题分析第99-101页
        4.5.2 可靠性分析方法的选择第101页
        4.5.3 可靠性分析结果第101-104页
    4.6 小结第104-105页
第五章 起落架锁机构分析第105-141页
    5.1 引言第105-106页
    5.2 应用分岔理论基础第106-109页
        5.2.1 分岔的基本概念第106-107页
        5.2.2 分岔的基本形式第107页
        5.2.3 数值延拓法第107-109页
    5.3 基于分岔理论的过中心机构分析第109-118页
        5.3.1 过中心机构动力学模型第110-111页
        5.3.2 过中心机构静力学模型第111-113页
        5.3.3 动力学模型和静力学模型结果对比第113-114页
        5.3.4 过中心机构的分岔分析结果第114-118页
    5.4 基于分岔理论的起落架锁机构分析第118-139页
        5.4.1 坐标系定义第119页
        5.4.2 坐标转换矩阵分析第119-121页
        5.4.3 几何约束关系第121-123页
        5.4.4 力和力矩的平衡方程第123-127页
        5.4.5 主起落架锁机构性能的分析第127-139页
    5.5 小结第139-141页
第六章 基于可靠性方法的起落架空间收放机构容差设计研究第141-157页
    6.1 引言第141页
    6.2 机构容差设计方法第141-145页
        6.2.1 容差设计的三个基本问题第141-142页
        6.2.2 尺寸链方程的建立第142-143页
        6.2.3 传统容差分析方法第143-144页
        6.2.4 基于装配成功率的容差分析法第144-145页
    6.3 基于可靠性方法的起落架空间收放机构容差设计分析第145-152页
        6.3.1 起落架三维收放机构尺寸链方程和超差方程的建立第146-147页
        6.3.2 Rackwitz-Fiessler方法第147-149页
        6.3.3 基于R-F法的起落架收放机构容差设计求解第149-152页
        6.3.4 基于代理模型可靠性法的收放机构容差设计求解第152页
    6.4 基于可靠性指标的起落架空间收放机构容差设计优化第152-155页
        6.4.1 优化模型的建立第153页
        6.4.2 参数灵敏度分析第153-155页
        6.4.3 优化设计结果第155页
    6.5 小结第155-157页
第七章 起落架收放系统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157-173页
    7.1 引言第157页
    7.2 试验设备及控制第157-161页
        7.2.1 试验模型第157-158页
        7.2.2 起落架的装夹第158页
        7.2.3 收放液压系统及逻辑控制方案第158-161页
        7.2.4 测量设备与仪器第161页
    7.3 试验设计第161-167页
        7.3.1 阻尼孔参数对起落架收放动态响应的影响试验第161-163页
        7.3.2 装配误差及结构间隙对起落架收放动态响应的影响试验第163-167页
    7.4 试验结果分析第167-171页
        7.4.1 起落架收放功能性试验结果第167-168页
        7.4.2 阻尼孔参数对起落架收放动态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第168-170页
        7.4.3 装配误差对起落架收放动态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第170页
        7.4.4 装配间隙对起落架收放动态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第170-171页
    7.5 小结第171-173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73-176页
    8.1 全文工作总结第173-175页
    8.2 后续研究展望第175-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86页
致谢第186-18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8-190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层板结构的声振耦合分析与噪声主动控制
下一篇:多旋翼无人机微导航系统误差补偿与信息融合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