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激光显示技术的优点 | 第13-16页 |
§1.3 激光显示技术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 第16-23页 |
§1.3.1 激光光源与耦合 | 第16-17页 |
§1.3.2 激光散斑 | 第17-21页 |
§1.3.3 色彩的还原与校正 | 第21-2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激光投影显示新型散斑抑制系统设计 | 第27-57页 |
§2.1 激光散斑的基本理论 | 第27-31页 |
§2.1.1 激光散斑的成因及分类 | 第27-28页 |
§2.1.2 散斑的统计性质与散斑对比度 | 第28-31页 |
§2.2 激光投影显示中的散斑抑制技术 | 第31-40页 |
§2.2.1 激光投影显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1-39页 |
§2.2.2 针对激光投影显示的散斑抑制方案 | 第39-40页 |
§2.3 基于旋转偏心球镜的新型散斑抑制系统 | 第40-47页 |
§2.3.1 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2.3.2 系统的散斑抑制机制分析 | 第41-47页 |
§2.4 偏心球透镜散斑抑制系统的具体实现及测试结果 | 第47-5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三章 激光投影显示屏幕的散斑特性研究 | 第57-79页 |
§3.1 投影显示屏幕 | 第57-61页 |
§3.1.1 投影屏幕的分类与重要参数 | 第57-59页 |
§3.1.2 前投影屏幕简介 | 第59-61页 |
§3.2 激光散斑与散射体间的关系 | 第61-66页 |
§3.2.1 面散射中散斑的性质 | 第61-65页 |
§3.2.2 体散射中散斑的性质 | 第65-66页 |
§3.3 投影显示屏幕的表面特性测量 | 第66-72页 |
§3.3.1 测量对象与测量仪器 | 第66-68页 |
§3.3.2 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68-72页 |
§3.4 投影显示屏幕的散斑特性测量 | 第72-76页 |
§3.4.1 模拟人眼视觉的散斑测量平台 | 第72-74页 |
§3.4.2 散斑对比度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74-7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第四章 基于激光显示颜色阈值实验的光源谱宽优化 | 第79-99页 |
§4.1 颜色科学的基本概念 | 第79-91页 |
§4.1.1 视觉生理基础 | 第79-82页 |
§4.1.2 视觉心理物理实验 | 第82-83页 |
§4.1.3 颜色匹配实验与三刺激值 | 第83-85页 |
§4.1.4 CIE 1931标准色度系统 | 第85-87页 |
§4.1.5 人眼的颜色分辨能力 | 第87-89页 |
§4.1.6 显示系统中的颜色重现 | 第89-91页 |
4.2 基于激光显示系统的人眼高饱和度颜色阈值研究 | 第91-96页 |
§4.2.1 基于激光显示系统的人眼色觉分辨力测试 | 第91-93页 |
§4.2.2 基于光谱宽度变化的颜色阈值测试 | 第93-9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99-10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100-10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