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亿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0.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案例描述 | 第13-24页 |
1.1 新亿公司概况 | 第13-14页 |
1.2 新亿公司大事记 | 第14-16页 |
1.3 利益侵害事件案例正文 | 第16-24页 |
1.3.1 重整方案谁成最大赢家 | 第16-17页 |
1.3.2 评估失误还是利益输送 | 第17-19页 |
1.3.3 涉中技系非法集资案债务确认疑点重重 | 第19-21页 |
1.3.4 董事会换届选举疑实控权生变 | 第21-24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4-32页 |
2.1 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25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2.1.3 契约理论 | 第26页 |
2.2 案例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2.2.1 治理结构及约束机制缺陷 | 第26-28页 |
2.2.2 中小股东投机性强且维权意识淡薄 | 第28-29页 |
2.2.3 维权成本高而违规成本低 | 第29-30页 |
2.2.4 信息不对称及股东现金流不匹配 | 第30-32页 |
3 对策与建议 | 第32-40页 |
3.1 优化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 | 第32-33页 |
3.1.1 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 | 第32页 |
3.1.2 保障临时股东大会召集权 | 第32-33页 |
3.1.3 完善累积投票制决策制度 | 第33页 |
3.2 强化中小股东维权意识与司法救济 | 第33-35页 |
3.2.1 中小股东加强自身维权意识 | 第33-34页 |
3.2.2 中小股东增设审计选择权 | 第34页 |
3.2.3 中小股东增设特别调查权 | 第34页 |
3.2.4 完善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 | 第34-35页 |
3.3 完善法律监管制度与赔偿机制 | 第35-38页 |
3.3.1 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第35-36页 |
3.3.2 完善分类表决制度与流通股东认同率制度 | 第36页 |
3.3.3 完善利害关系股东表决回避制度 | 第36-37页 |
3.3.4 强化控股股东道德性义务 | 第37-38页 |
3.4 健全外部监督及保护体系 | 第38-40页 |
3.4.1 媒体监督与注册会计师监督 | 第38页 |
3.4.2 建立中小股东维权组织 | 第38-39页 |
3.4.3 中小股东权益委员会与基金投资机构 | 第39-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