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0.3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0.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3页 |
0.5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 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形象相关概念梳理 | 第15-22页 |
1.1 城市马拉松定义以及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2 城市形象的定义以及构成要素 | 第17-22页 |
1.2.1 城市形象的定义 | 第17-18页 |
1.2.2 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 | 第18-22页 |
2“城马”的媒介属性与信息整合功能 | 第22-26页 |
2.1“城马”媒介属性及其“奇观化”现象分析 | 第22-23页 |
2.2“城马”的信息整合功能 | 第23-24页 |
2.3“城马”的传播特征 | 第24-26页 |
3“城马”与城市想象的建立 | 第26-33页 |
3.1 城市形象的媒介想象与实存 | 第26-27页 |
3.2 大众传媒以“城马”为契机建构城市媒介形象 | 第27-31页 |
3.2.1 城市宣传片——城市形象的“影视化”解读 | 第27-28页 |
3.2.2 大众传媒为城市形象传播设置议程 | 第28-31页 |
3.3 社交平台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新的感知空间 | 第31-33页 |
4“城马”与城市形象的“体验式”传播 | 第33-46页 |
4.1“城马”对于城市景观的传播 | 第33-36页 |
4.1.1“城马”线路设计对于城市静态景观的展示 | 第34-35页 |
4.1.2“城马”创造城市动态景观 | 第35-36页 |
4.2“城马”与政府形象的传播 | 第36-39页 |
4.2.1“城马”体现政府经济效能 | 第36-38页 |
4.2.2“城马”凸显政府管理智慧 | 第38-39页 |
4.3“城马”与城市文化的表达 | 第39-41页 |
4.3.1 赛事符号——城市文化的缩影 | 第40页 |
4.3.2 形象传播的精髓——城市理念和城市精神的表达 | 第40-41页 |
4.4 人际传播中的交往与认同 | 第41-46页 |
4.4.1 城市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 | 第41-42页 |
4.4.2“城马”对于人际传播网络的构建 | 第42-43页 |
4.4.3 城市马拉松与意义空间的建立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 第50-52页 |
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