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连云港市土地整治模式空间配置与决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第15-32页
        1.2.1 土地整治概念及其发展第15-16页
        1.2.2 土地整治模式空间配置及其方法第16-24页
        1.2.3 空间决策及其支持系统第24-28页
        1.2.4 土地整治空间决策及其支持系统应用第28-30页
        1.2.5 国外经验对国内相应研究的启示第30-32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2-36页
        1.3.1 研究目标第32-33页
        1.3.2 研究内容第33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第33-3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第36-4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6-38页
        2.1.1 自然资源概况第36-37页
        2.1.2 社会经济概况第37-38页
    2.2 研究基础数据及其处理第38-44页
        2.2.1 土地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第38-43页
        2.2.2 其他相关数据获取与处理第43-44页
第三章 空间配置与决策基础: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第44-62页
    3.1 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及格局变化第44-53页
        3.1.1 土地结构及格局变化测度方法第44-46页
        3.1.2 土地利用结构及转移变化第46-50页
        3.1.3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第50-53页
    3.2 农村居民点用地格局变化第53-58页
        3.2.1 指标及测度方法第53-55页
        3.2.2 人均农居点用地变化第55页
        3.2.3 农居点集聚度变化第55-58页
    3.3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格局变化第58-61页
        3.3.1 指标及其测度方法第58-59页
        3.3.2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张变化第59-60页
        3.3.3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格局变化第60-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土地整治空间多层级分区第62-88页
    4.1 分区体系的构建第62-67页
        4.1.1 分区目的及依据第62-63页
        4.1.2 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第63-66页
        4.1.3 分区主要方法第66-67页
    4.2 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第67-79页
        4.2.1 资源禀赋影响因素空间差异第67-70页
        4.2.2 利用状况影响因素空间差异第70-73页
        4.2.3 潜力支撑影响因素空间差异第73-76页
        4.2.4 生态限制影响因素空间差异第76-79页
    4.3 分区识别与分区结果第79-85页
        4.3.1 分区识别矩阵的构建第79-82页
        4.3.2 多层级分区结果第82-85页
    小结第85-88页
第五章 土地整治模式分类及其空间映射和配置第88-110页
    5.1 土地整治模式分类第88-92页
        5.1.1 分类依据第88-89页
        5.1.2 分类结果第89-92页
    5.2 土地整治模式空间匹配测度及其空间映射第92-101页
        5.2.1 空间匹配度测度模型的构建第92-95页
        5.2.2 空间匹配隶属特征指标确定第95-97页
        5.2.3 空间匹配及映射关系分析第97-101页
    5.3 土地整治模式空间配置结果第101-109页
        5.3.1 城镇用地整治模式空间配置第101-102页
        5.3.2 农居点土地整治模式空间配置第102-105页
        5.3.3 农用地整治模式空间配置第105-108页
        5.3.4 生态用地整治模式空间配置第108-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第六章 代表模式的土地整治布局决策第110-138页
    6.1 布局决策的关键流程及集成模型第110-112页
        6.1.1 布局决策的关键流程第110-111页
        6.1.2 决策流程集成模型第111-112页
    6.2 布局决策关键流程子模型构建第112-122页
        6.2.1 决策子模型的构建第112-120页
        6.2.2 最终决策规则的制定第120-122页
    6.3 土地整治布局决策过程与结果第122-137页
        6.3.1 布局决策与支持系统的设计第122-126页
        6.3.2 关键流程的运行计算第126-133页
        6.3.3 布局最终方案的确定第133-137页
    小结第137-138页
第七章 结果与展望第138-141页
    7.1 研究主要结果第138-139页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139页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2页
附录: 在读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第152-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硅量子点MOS结构及纳米硅量子点非挥发性浮栅存储器的研究
下一篇:农产品流通效率研究--以漳州市香蕉流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