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从芥川龙之介《舞会》看鹿鸣馆时代的文明开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第2章 芥川龙之介及《舞会》分析第17-24页
    2.1 芥川龙之介和《舞会》第17-19页
    2.2 舞会的创作背景第19-20页
    2.3 初版和再版的差异第20-22页
    2.4 《舞会》的政治背景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鹿鸣馆外交的宗旨、目标、失败及其原因第24-29页
    3.1 鹿鸣馆外交的宗旨:欧化主义第24页
    3.2 鹿鸣馆外交的目标:修正不平等条约第24-26页
    3.3 鹿鸣馆外交及其欧化主义政策失败的原因第26-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文明开化与社会各阶层的相互作用第29-37页
    4.1 贵族阶层和文明开化的相互作用第29-31页
    4.2 武士阶层对文明开化的推动作用第31页
    4.3 文明开化对底层民众的影响第31-32页
    4.4 文明开化浪潮中日本女性的变化第32-33页
    4.5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改良论”第33-35页
    4.6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5章 文明开化下欧化风潮的特点、衰败及其利弊分析第37-46页
    5.1 政府主导型的欧化特点第37-39页
    5.2 全盘欧化型的文明开化第39-40页
    5.3 欧化风潮的由盛及衰第40-42页
    5.4 对欧化风潮的客观评价第42-45页
    5.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挪用和弃用:从后殖民视角看《荒原蚁丘》中的语言策略
下一篇:塔·托尔斯泰娅短篇小说《痴愚说客》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