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3.3 主要方法 | 第17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现状 | 第18-25页 |
2.1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1.2 纳税咨询服务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概况 | 第19-21页 |
2.2.1 H市纳税咨询服务组织框架 | 第19-20页 |
2.2.2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基本服务方式 | 第20-21页 |
2.3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2.3.1 纳税咨询服务业务受理量现状 | 第21页 |
2.3.2 纳税服务咨询需求量分析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6页 |
3.1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3.1.1 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 | 第25页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5-27页 |
3.1.3 所得数据分析 | 第27-29页 |
3.1.4 对H市纳税咨询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 | 第29-31页 |
3.2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3.2.1 纳税咨询服务供给不足 | 第32页 |
3.2.2 纳税服务热线技术落后 | 第32页 |
3.2.3 纳税咨询服务工作人员素质不同 | 第32-33页 |
3.2.4 纳税咨询服务监督机制的缺失 | 第33页 |
3.3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3.3.1 要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 第33-34页 |
3.3.2 “互联网+”背景下纳税咨询服务响应机制不健全 | 第34页 |
3.3.3 纳税人选择咨询方式较为单一 | 第34页 |
3.3.4 缺乏奖励惩处考核机制 | 第34-35页 |
3.3.5 纳税咨询服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优化设计 | 第36-40页 |
4.1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优化的总体目标 | 第36页 |
4.2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优化的原则 | 第36-37页 |
4.3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优化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4.3.1 优化“互联网+”背景下纳税咨询服务理念 | 第37页 |
4.3.2 提升纳税咨询服务技术水平 | 第37-38页 |
4.3.3 完善咨询服务相关制度建设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互联网+”背景下H市纳税咨询服务优化保障措施 | 第40-45页 |
5.1 建立健全纳税咨询服务制度 | 第40-42页 |
5.1.1 推进纳税服务法制化进程 | 第40-41页 |
5.1.2 完善咨询服务制度化建设 | 第41页 |
5.1.3 纳税服务资料电子化 | 第41-42页 |
5.2 做好开展“互联网+”咨询服务保障 | 第42-43页 |
5.2.1 制定纳税咨询服务制度保障 | 第42页 |
5.2.2 增强办税人员综合素质保障 | 第42页 |
5.2.3 落实税务咨询服务资金保障 | 第42-43页 |
5.3 构建税收咨询服务监督保障 | 第43-44页 |
5.3.1 加强对纳税咨询服务的监督 | 第43页 |
5.3.2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监督 | 第43-44页 |
5.3.3 规范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工作 | 第4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