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主动配电网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主动配电网重构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节点关联岛合并法的网络拓扑分析 | 第16-22页 |
2.1 节点关联岛合并法的原理 | 第16-17页 |
2.2 节点关联岛合并法的步骤及图例 | 第17-19页 |
2.3 网络动态连通性分析 | 第19-20页 |
2.3.1 网络中断开支路闭合分析 | 第19页 |
2.3.2 网络中闭合支路断开分析 | 第19-20页 |
2.4 配电网环网的判断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主动配电网的双层规划方案 | 第22-34页 |
3.1 双层规划理论 | 第22-23页 |
3.2 分布式电源、储能与负荷模型 | 第23-27页 |
3.2.1 风力发电模型 | 第23-24页 |
3.2.2 光伏发电模型 | 第24页 |
3.2.3 储能特性及模型 | 第24-26页 |
3.2.4 负荷模型 | 第26-27页 |
3.3 上层网架规划优化模型 | 第27-28页 |
3.3.1 优化变量及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27-28页 |
3.3.2 约束条件 | 第28页 |
3.4 下层分布式电源及储能的定容选址优化算法与模型 | 第28-32页 |
3.4.1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 第28-29页 |
3.4.2 优化变量及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29-30页 |
3.4.3 基于模糊理论推荐的折衷解 | 第30-31页 |
3.4.4 约束条件 | 第31-32页 |
3.5 双层网架规划的整体流程 | 第32-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考虑多场景下的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 | 第34-54页 |
4.1 风/光/负荷的时序特性 | 第34-39页 |
4.1.1 风速及风机输出功率的时序特性 | 第34-36页 |
4.1.2 光辐照度及光伏输出功率的时序特性 | 第36-38页 |
4.1.3 负荷的时序特性 | 第38-39页 |
4.2 时序场景法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第39-41页 |
4.3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场景压缩法 | 第41-42页 |
4.3.1 拉丁超立方抽样 | 第41-42页 |
4.3.2 场景压缩及分类 | 第42页 |
4.4 风/光/负荷的具体场景构建 | 第42-46页 |
4.4.1 风机场景构建及缩减 | 第43-44页 |
4.4.2 光伏场景构建及缩减 | 第44-46页 |
4.4.3 负荷场景构建及缩减 | 第46页 |
4.5 场景压缩法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第46-47页 |
4.6 算例及分析 | 第47-53页 |
4.6.1 仿真环境概述 | 第47-51页 |
4.6.2 算例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主动配电网故障重构优化运行研究 | 第54-62页 |
5.1 故障重构分级优化算法的提出 | 第54-55页 |
5.2 主动配电网故障重构模型 | 第55-56页 |
5.2.1 目标函数 | 第55页 |
5.2.2 约束条件 | 第55-56页 |
5.3 故障重构的分级优化具体步骤 | 第56页 |
5.4 算例及分析 | 第56-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