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短贷长投”的风险及绩效研究--以振兴生化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1 资金期限匹配理论(免疫假说) | 第17页 |
2.1.2 优序融资理论 | 第17-18页 |
2.1.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8-19页 |
2.1.4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9-21页 |
2.1.5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1页 |
2.1.6 信贷规模理论 | 第21-22页 |
2.1.7 税收理论 | 第22-23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3-29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5-29页 |
2.2.2.1 短贷长投现象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2.2.2.2 短贷长投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第26-28页 |
2.2.2.3 短贷长投带来的后果相关研究 | 第28-29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振兴生化公司简介及投融资现状分析 | 第31-49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31-36页 |
3.1.1 振兴生化基本简介及事件简介 | 第31-32页 |
3.1.2 振兴生化的股权结构 | 第32-33页 |
3.1.3 公司的行业地位 | 第33-36页 |
3.2 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36-42页 |
3.2.1 外部环境 | 第36-38页 |
3.2.2 内部环境 | 第38-42页 |
3.3 投融资状况分析 | 第42-48页 |
3.3.1 投资状况 | 第42-45页 |
3.3.2 融资状况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振兴生化短贷长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60页 |
4.1 短贷长投机理剖析 | 第49-50页 |
4.1.1 短期借款形成的机理分析 | 第49页 |
4.1.2 短贷长投成因的机理分析 | 第49-50页 |
4.2 短贷长投状况分析 | 第50-54页 |
4.2.1 短贷长投指标计算 | 第50-51页 |
4.2.2 公司短期贷款来源 | 第51-52页 |
4.2.3 公司长期资产投入项目 | 第52-54页 |
4.3 短贷长投的影响因素 | 第54-59页 |
4.3.1 融资成本 | 第54-55页 |
4.3.2 融资约束 | 第55-56页 |
4.3.3 抵押贷款 | 第56-57页 |
4.3.4 投资项目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振兴生化短贷长投的风险分析 | 第60-72页 |
5.1 短贷长投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 第60-67页 |
5.1.1 筹资风险 | 第60-61页 |
5.1.2 投资风险 | 第61-63页 |
5.1.3 经营风险 | 第63-64页 |
5.1.4 破产风险 | 第64-67页 |
5.2 短贷长投的市场风险预警分析 | 第67-70页 |
5.2.1 产品市场风险 | 第67-69页 |
5.2.2 股票市场风险 | 第69-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振兴生化短贷长投的绩效分析 | 第72-84页 |
6.1 市场绩效分析 | 第72-73页 |
6.2 财务绩效分析 | 第73-82页 |
6.2.1 盈利能力 | 第75-77页 |
6.2.2 偿债能力 | 第77-79页 |
6.2.3 营运能力 | 第79-81页 |
6.2.4 创现能力 | 第81页 |
6.2.5 生存发展能力 | 第81-8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4-9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7.2 启示 | 第85-86页 |
7.3 建议 | 第86-90页 |
7.3.1 管理建议 | 第86-88页 |
7.3.2 政策建议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