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缩略语 | 第12-13页 |
| 前言 | 第13-20页 |
| 1、HRSV相关呼吸道感染概述 | 第13-14页 |
| 2、我国HRSV及其亚型和基因型的流行情况 | 第14-16页 |
| 3、HRSV病原学简介 | 第16-2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39页 |
| 1、材料 | 第20-25页 |
| 1.1、标本来源,采集运送及处理 | 第20-22页 |
| 1.2、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 1.3、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 2、方法 | 第25-39页 |
| 2.1、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定HRSV | 第25-30页 |
| 2.2、Hep-2细胞的培养 | 第30-31页 |
| 2.3、病毒分离与复苏 | 第31-32页 |
| 2.4、HRSV靶基因的扩增及基因定型 | 第32-35页 |
| 2.5、HRSV G基因全长扩增 | 第35-37页 |
| 2.6、HRSV F基因全长扩增 | 第37-39页 |
| 2.7、其他序列来源 | 第39页 |
| 结果 | 第39-99页 |
| 1、样本来源 | 第39-40页 |
| 2、荧光定量PCR及RT-PCR结果 | 第40-41页 |
| 3、病毒分离及复苏结果 | 第41-42页 |
| 4、测序结果 | 第42页 |
| 5、HRSV基因型分布 | 第42-48页 |
| 5.1、本研究HRSV样本及型别分布 | 第42-46页 |
| 5.2、Genbank下载HRSV序列信息 | 第46-48页 |
| 5.3、纳入研究的HRSV序列信息 | 第48页 |
| 6、中国大陆流行的HRSV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进化分析 | 第48-60页 |
| 6.1、HRSV亚型流行特征 | 第48-52页 |
| 6.2、HRSV各基因型时空分布特点 | 第52-53页 |
| 6.3、亲缘关系分析 | 第53-59页 |
| 6.4、遗传距离分析 | 第59-60页 |
| 7、中国大陆流行的HRSV G基因特征 | 第60-68页 |
| 7.1、序列来源及分布 | 第60-61页 |
| 7.2、亲缘关系分析 | 第61-63页 |
| 7.3、遗传距离分析 | 第63-65页 |
| 7.4、氨基酸变异分析 | 第65-68页 |
| 8、中国大陆流行的HRSV F基因特征分析 | 第68-91页 |
| 8.1、序列来源 | 第68-71页 |
| 8.2、亲缘关系分析 | 第71-75页 |
| 8.3、遗传距离分析 | 第75-80页 |
| 8.4、氨基酸变异分析 | 第80-91页 |
| 9、中国大陆流行HRSV基因组进化分析 | 第91-99页 |
| 9.1、优势基因型起源进化分析 | 第91-93页 |
| 9.2、基于F蛋白编码基因进化分析 | 第93-96页 |
| 9.3、不同基因片段的进化速率分析 | 第96-97页 |
| 9.4、A,B亚型的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第97-99页 |
| 讨论 | 第99-109页 |
| 1、我国HRSV流行规律 | 第99-102页 |
| 2、我国HRSV G蛋白编码基因特征 | 第102-105页 |
| 3、全球F蛋白编码基因特征 | 第105-107页 |
| 4、HRSV G基因第二高变区,G基因,F基因进化特点 | 第107-109页 |
| 小结 | 第109-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8页 |
| 综述 HRSV基因型变迁 | 第118-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2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127-128页 |
| 致谢 | 第128-130页 |
| 附件 | 第130-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