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课题的缘起 | 第11-12页 |
1.1.1 亲子空间设计现状 | 第11页 |
1.1.2 教育环境问题对设计的推动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5.1 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1.5.2 案例研究法 | 第14页 |
1.5.3 实地调研法 | 第14页 |
1.5.4 理论探究法 | 第14-15页 |
1.6 创新点 | 第15页 |
1.7 小结 | 第15-16页 |
2 基础理论 | 第16-18页 |
2.1 心理学基础 | 第16-17页 |
2.1.1 儿童行为心理学 | 第16页 |
2.1.2 儿童游戏说 | 第16-17页 |
2.2 社会学基础 | 第17页 |
2.2.1 行为场所理论 | 第17页 |
2.3 教育学基础 | 第17-18页 |
2.3.1 亲子教育 | 第17-18页 |
2.4 设计学基础 | 第18页 |
2.4.1 亲子室内空间设计 | 第18页 |
2.4.2 亲子互动空间的特点 | 第18页 |
3 亲子空间设计的形态研究 | 第18-22页 |
3.1 亲子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 第18-20页 |
3.1.1 国外亲子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 第18-20页 |
3.1.2 国内亲子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 第20页 |
3.2 亲子空间形式构成 | 第20-21页 |
3.3 亲子空间功能细分 | 第21页 |
3.4 小结 | 第21-22页 |
4 设计实践与方法探究——以梅苑小区“麦芽堂”亲子创意生活文化中心为例 | 第22-36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22-27页 |
4.1.1 设计理念 | 第22-23页 |
4.1.2 功能分区 | 第23-27页 |
4.2 城市亲子空间的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 第27-28页 |
4.2.1 参与性原则 | 第27页 |
4.2.2 趣味性原则 | 第27页 |
4.2.3 安全性原则 | 第27页 |
4.2.4 尺度适应性原则 | 第27-28页 |
4.2.5 空间多样性原则 | 第28页 |
4.3 设计实践与心得 | 第28-35页 |
4.3.1 思考角度 | 第28-29页 |
4.3.2 空间组织 | 第29-32页 |
4.3.3 家具与道具 | 第32-33页 |
4.3.4 照明与采光 | 第33页 |
4.3.5 色彩运用 | 第33-34页 |
4.3.6 空间环境 | 第34-35页 |
4.4 小结 | 第35-36页 |
5 未来我国亲子活动空间营造的发展趋势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