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配位聚合物微纳米材料 | 第12页 |
2.配位聚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2-17页 |
2.1 室温沉淀法 | 第12-13页 |
2.2 水热/溶剂热法 | 第13-14页 |
2.3 模板法 | 第14-15页 |
2.4 电化学沉积法 | 第15-16页 |
2.5 超声合成法 | 第16-17页 |
3.配位聚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7-22页 |
3.1 气体吸附与分离 | 第17-18页 |
3.2 非均相催化 | 第18-19页 |
3.3 光学材料 | 第19-20页 |
3.4 电化学性能 | 第20-21页 |
3.5 作为合成碳基材料的前驱体 | 第21-22页 |
4.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二章 纺锤状Zn-PDC/Tb~(3+)荧光纳米探针:简单室温合成及其对头孢克肟抗生素的检测 | 第30-50页 |
1.引言 | 第30-31页 |
2.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2.1 仪器 | 第31页 |
2.2 试剂 | 第31页 |
2.3 Zn-PDC/Tb~(3+)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31页 |
2.4 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32-44页 |
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32-35页 |
3.2 荧光性能 | 第35-36页 |
3.3 抗生素的检测 | 第36-41页 |
3.4 荧光猝灭机制 | 第41-43页 |
3.5 实样检测 | 第43-44页 |
4.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第三章 稀土功能化的Zn-Hbtc-BPY纳米球的室温合成、光学性能探究及其对L-氨基酸的检测 | 第50-68页 |
1.引言 | 第50-51页 |
2.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2.1 仪器 | 第51页 |
2.2 试剂 | 第51页 |
2.3 Zn-Hbtc-BPY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51页 |
2.4 荧光纳米材料Zn-Hbtc-BPY/Ln~(3+)的制备 | 第51页 |
2.5 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52-55页 |
3.2 光学性能 | 第55-57页 |
3.3 氨基酸的检测 | 第57-61页 |
4.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第四章 MOF-5/Tb~(3+)荧光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其对Cr(Ⅵ)离子的检测 | 第68-85页 |
1.引言 | 第68-69页 |
2.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2.1 仪器 | 第69页 |
2.2 试剂 | 第69页 |
2.3 MOF-5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69页 |
2.4 荧光纳米材料MOF-5/Tb~(3+)的制备 | 第69-70页 |
2.5 性能测试 | 第70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70-79页 |
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70-72页 |
3.2 影响因素 | 第72-74页 |
3.3 光学性能 | 第74-75页 |
3.4 Cr(Ⅵ)离子的检测 | 第75-79页 |
3.5 荧光响应机制 | 第79页 |
4.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6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所获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