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骨 | 第13-15页 |
1.1.1 骨骼 | 第13页 |
1.1.2 骨骼的结构与成分 | 第13-14页 |
1.1.3 骨骼的修复和再生 | 第14-15页 |
1.2 骨折修复产品 | 第15-17页 |
1.2.1 金属材料骨修复器件及其不足 | 第15-16页 |
1.2.2 单一高分子材料骨修复器件及其不足 | 第16页 |
1.2.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骨修复器件 | 第16-17页 |
1.3 生物活性碳纳米纤维材料 | 第17-24页 |
1.3.1 生物碳材料的优点 | 第17-18页 |
1.3.2 静电纺丝法制备碳纳米纤维 | 第18-19页 |
1.3.3 静电纺丝技术 | 第19-20页 |
1.3.4 PAN基生物活性碳纳米纤维 | 第20-22页 |
1.3.5 纳米纤维的超声剪切 | 第22-23页 |
1.3.6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第23-24页 |
1.4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短切生物活性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25-49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2.3 短切生物活性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4 材料的表征 | 第27-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8页 |
2.3.1 不同钙磷比对干胶成分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2 烧结温度对烧结产物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4 烧结时间对烧结产物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5 磷酸钙纳米粒子的化学组成和含量 | 第34-37页 |
2.3.6 短切CNF/CaP的超声剪切制备 | 第37-38页 |
2.3.7 最佳烧结条件下的生物活性碳纳米纤维 | 第38-41页 |
2.3.8 碳纳米纤维长度随超声时间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 第41-45页 |
2.3.9 磷酸钙纳米粒子负载量随超声时间的变化及分析 | 第45-4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新型接骨板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49-65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9-5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50-53页 |
3.2.4 材料的表征 | 第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3页 |
3.3.1 环氧树脂固化温度的确定 | 第53-54页 |
3.3.2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3.3.3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SEM照片分析 | 第56-59页 |
3.3.4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DMTA分析 | 第59-60页 |
3.3.5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细胞毒性测试 | 第60-61页 |
3.3.6 纤维增强BIS-GMA/TEGDMA光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3.3.7 纤维增强光固化树脂树脂SEM照片分析 | 第62-63页 |
3.4 接骨板产品的制备 | 第63-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