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竹焦油 | 第12-14页 |
1.2.1 竹焦油简介 | 第12-13页 |
1.2.2 竹焦油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COPNA树脂 | 第14-20页 |
1.3.1 COPNA树脂简介 | 第14页 |
1.3.2 COPNA树脂的合成机理 | 第14-16页 |
1.3.3 COPNA树脂的合成原料 | 第16页 |
1.3.4 COPNA树脂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1.3.5 COPNA树脂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6 COPNA树脂的前景展望 | 第19-20页 |
1.4 泡沫炭 | 第20-27页 |
1.4.1 泡沫炭介绍 | 第20页 |
1.4.2 泡沫炭的结构与性能 | 第20-21页 |
1.4.3 泡沫炭的制备原料 | 第21-24页 |
1.4.4 泡沫炭的制备方法 | 第24-25页 |
1.4.5 泡沫炭的改性 | 第25-27页 |
1.5 本论文的目的及创新点 | 第27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6页 |
2.1 实验原材料及使用仪器 | 第30页 |
2.2 实验工艺流程 | 第30-32页 |
2.2.1 合成COPNA树脂 | 第31页 |
2.2.2 泡沫炭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3 炭气凝胶/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2页 |
2.3 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3.1 压缩强度测试 | 第32页 |
2.3.2 热导率分析 | 第32页 |
2.3.3 软化点测试 | 第32-33页 |
2.3.4 压汞仪 | 第33页 |
2.3.5 N_2吸脱附分析仪 | 第33页 |
2.4 结构表征 | 第33-36页 |
2.4.1 核磁共振波谱仪(~1H谱) | 第33-34页 |
2.4.2 凝胶渗透色谱仪(GPC) | 第34页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4页 |
2.4.4 热失重分析(TGA) | 第34页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4页 |
2.4.6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竹焦油基COPNA树脂的合成 | 第36-48页 |
3.1 竹焦油成分分析 | 第36-39页 |
3.1.1 竹焦油的元素及~1H-NMR图谱分析 | 第36-37页 |
3.1.2 竹焦油的官能团分析 | 第37-38页 |
3.1.3 竹焦油的GC-MS分析 | 第38-39页 |
3.2 竹焦油基COPNA树脂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39-44页 |
3.2.1 树脂合成正交实验分析 | 第39-40页 |
3.2.2 树脂的官能团分析 | 第40-41页 |
3.2.3 树脂的元素分析 | 第41-42页 |
3.2.4 树脂的分子量分析 | 第42-43页 |
3.2.5 树脂的热失重分析 | 第43-44页 |
3.3 竹焦油基COPNA反应机理初步探索 | 第44-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竹焦油树脂基泡沫炭的制备 | 第48-66页 |
4.1 制备工艺对竹焦油树脂基泡沫炭的性能影响 | 第48-62页 |
4.1.1 树脂前驱体配比对泡沫炭性能的影响 | 第48-54页 |
4.1.2 树脂软化点对泡沫炭性能的影响 | 第54-57页 |
4.1.3 炭化温度对泡沫炭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4.1.4 树脂硝酸预处理对泡沫炭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4.2 树脂基泡沫炭的形成机理探索 | 第62-63页 |
4.3 小结 | 第63-66页 |
第五章 竹焦油树脂基泡沫炭-炭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6-72页 |
5.1 炭气凝胶的性质 | 第66-69页 |
5.1.1 炭气凝胶的密度 | 第66-67页 |
5.1.2 炭气凝胶的孔径分布 | 第67-68页 |
5.1.3 炭气凝胶的微观形貌 | 第68-69页 |
5.2 竹焦油树脂基泡沫炭-炭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性质 | 第69-70页 |
5.2.1 复合材料的密度 | 第69页 |
5.2.2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第69-70页 |
5.3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