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18-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2.1.1 内部控制 | 第18-19页 |
2.1.2 内部控制有效性 | 第19-20页 |
2.1.3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 | 第20-21页 |
2.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 第21-26页 |
2.2.1 层次分析法 | 第22-23页 |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3-26页 |
3 达芙妮国际概况 | 第26-31页 |
3.1 达芙妮国际基本情况 | 第26页 |
3.2 达芙妮国际的战略定位 | 第26-27页 |
3.3 达芙妮国际经营状况回顾 | 第27-29页 |
3.4 达芙妮国际内部控制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4 达芙妮国际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第31-53页 |
4.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尺度的建立 | 第31页 |
4.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第31-32页 |
4.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 第32-53页 |
4.3.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维度及指标选取 | 第32-38页 |
4.3.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45页 |
4.3.3 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 | 第45-53页 |
5 提高达芙妮国际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对策 | 第53-59页 |
5.1 控制环境方面 | 第53-56页 |
5.1.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3-54页 |
5.1.2 制定以“大数据+私人定制”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第54-55页 |
5.1.3 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 | 第55-56页 |
5.1.4 重视集团文化建设 | 第56页 |
5.2 风险评估方面 | 第56-57页 |
5.2.1 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 第56-57页 |
5.2.2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实施合理应对方案 | 第57页 |
5.3 信息与沟通方面 | 第57-59页 |
5.3.1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 第58页 |
5.3.2 与加盟商进行有效沟通 | 第58-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6.1 经验与启示 | 第59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A 内部控制各关键指标专家评分问卷 | 第64-67页 |
附录B 内部控制各关键指标专家打分统计表 | 第67-70页 |
附录C 内部控制各关键指标隶属次数与隶属度表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