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企业信用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4-15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企业信用对制造业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的理论研究 | 第17-30页 |
2.1 企业信用的理论研究 | 第17-22页 |
2.1.1 制造业企业信用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2 企业信用的特征 | 第18-20页 |
2.1.3 企业信用的功能 | 第20页 |
2.1.4 制造业企业信用度量 | 第20-22页 |
2.2 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 第22-26页 |
2.2.1 企业成长概念 | 第22-23页 |
2.2.2 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2.2.3 制造业企业成长绩效界定 | 第24-26页 |
2.3 制造业企业信用环境分析 | 第26-27页 |
2.3.1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评析 | 第26页 |
2.3.2 市场环境和行业环境评析 | 第26-27页 |
2.3.3 信用制度和体系环境评析 | 第27页 |
2.4 制造业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27-30页 |
2.4.1 制造业企业信用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成长 | 第28页 |
2.4.2 制造业企业信用通过塑造品牌促进企业成长 | 第28页 |
2.4.3 制造业企业信用通过提升融资水平促进企业成长 | 第28-29页 |
2.4.4 制造业企业信用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长 | 第29-30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和量表设计 | 第30-37页 |
3.1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30-33页 |
3.1.1 概念模型 | 第30-31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31-33页 |
3.2 量表设计 | 第33-37页 |
3.2.1 企业信用度量 | 第34-35页 |
3.2.2 企业成长绩效度量 | 第35-37页 |
第4章 数据收集与描述统计 | 第37-42页 |
4.1 数据收集 | 第37页 |
4.1.1 调查对象 | 第37页 |
4.1.2 问卷发放和回收 | 第37页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42页 |
4.2.1 问卷填写人情况描述 | 第37-39页 |
4.2.2 样本企业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4.2.3 样本数据描述 | 第40-42页 |
第5章 实证检验 | 第42-55页 |
5.1 调查数据质量分析 | 第42-47页 |
5.1.1 信度分析 | 第42页 |
5.1.2 样本因子分析 | 第42-47页 |
5.2 相关分析 | 第47-49页 |
5.2.1 企业信用各维度与企业成长绩效各维度相关分析 | 第47-48页 |
5.2.2 企业信用综合表现与企业成长绩效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5.3 多变量回归分析 | 第49-55页 |
5.3.1 实证模型 | 第49页 |
5.3.2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5-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