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水汽、凝结和降水论文--降水论文

中国东南地区4-6月10-30d低频强降水特征及成因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第10-12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4-19页
    2.1 资料第14页
    2.2 方法第14-19页
        2.2.1 经验正交分解(EOF)第14-15页
        2.2.2 相关系数及相关性检验第15-16页
        2.2.3 多元线性回归第16页
        2.2.4 合成分析及其信度检验第16-17页
        2.2.5 Butterworth滤波器第17-19页
第三章 中国东南部地区4-6月强降水的低频变化特征第19-28页
    3.1 中国4-6月强降水的低频特征第19页
    3.2 中国东南部地区4-6月强降水的主要模态第19-22页
    3.3 中国东南部地区4-6月强降水的时间变化第22-23页
    3.4 中国东南部地区4-6月强降水10-30d低频变化的典型事件第23-26页
    3.5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四章 中国东南部地区4-6月强降水的低频变化成因第28-40页
    4.1 4-6月10-30d低频强降水对应的热带环流特征第28-33页
    4.2 4-6月10-30d低频强降水对应的环流特征第33-35页
    4.3 4-6月10-30d低频强降水对应的水汽特征第35-36页
    4.4 关键区环流对10-30d低频强降水的影响第36-39页
    4.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强降水的低频变化强年的个例分析第40-51页
    5.1 1999年4-6月10-30d低频强降水特征第40-42页
    5.2 1999年4-6月10-30d低频强降水对应的环流场特征第42-44页
    5.3 1994年4-6月10-30d低频强降水特征第44-47页
    5.4 1994年4-6月10-30d低频强降水对应的环流场特征第47-49页
    5.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51-53页
    6.1 主要结论第51-52页
    6.2 进一步讨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春夏青藏高原热力强迫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南亚高压变动的关系
下一篇:基于进化算法的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分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