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漆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桂林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目的 | 第11-12页 |
(二)意义 | 第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二)生产性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传统漆器工艺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漆器工艺概况 | 第19-36页 |
一、漆器的原料、漆器相关概念及其制作工艺 | 第19-24页 |
(一)生漆及漆树资源 | 第19-21页 |
(二)漆器的产生 | 第21页 |
(三)漆器的制作工艺 | 第21-24页 |
二、漆器重要考古发现与主要产地 | 第24-29页 |
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漆器工艺 | 第29-36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9-31页 |
(二)传统漆艺非遗名录体系 | 第31-36页 |
第二章 传统漆器工艺的生产性保护 | 第36-51页 |
一、生产性保护相关理论和保护要点 | 第36-39页 |
(一)生产性保护的提出 | 第36页 |
(二)生产性保护的要点 | 第36-37页 |
(三)生产性保护中的各方力量 | 第37-39页 |
二、传统漆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性 | 第39-43页 |
(一)中国传统漆器工艺行业发展状况 | 第39-42页 |
(二)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 第42-43页 |
(三)生产性保护对漆器传承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 第43页 |
三、传统漆艺行业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及策略分析 | 第43-51页 |
(一)案例分析 | 第43-47页 |
(二)典型策略 | 第47-51页 |
第三章 桂林漆器工艺的生产性保护 | 第51-70页 |
一、桂林漆器工艺传承现状 | 第51-57页 |
(一)桂林漆艺概况及传承谱系 | 第51-54页 |
(二)工艺流程及特色 | 第54-56页 |
(三)传承基地 | 第56-57页 |
二、桂林漆器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及存在问题 | 第57-61页 |
(一)基地+院校 | 第57-58页 |
(二)基地+企业 | 第58-60页 |
(三)生产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三、桂林漆器工艺的生产性保护策略 | 第61-70页 |
(一)价值潜力的全方位开发 | 第61-63页 |
(二)文创品牌营销 | 第63-66页 |
(三)活态传承 | 第66-70页 |
结语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附录一 省级漆艺类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第78-81页 |
附录二 桂林漆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伯杨专访 | 第81-94页 |
附录三 对桂林漆器非遗基地工作人员的采访 | 第94-96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