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背景下信息弱势群体的援助策略研究--以龙虎山风景区老年人市场为例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2.1.1 相关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 第16页 |
2.1.2 智慧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1.3 信息弱势群体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2 智慧旅游概念、特点 | 第19-22页 |
2.2.1 智慧旅游的概念 | 第19-21页 |
2.2.2 智慧旅游的特点 | 第21-22页 |
2.3 信息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特点 | 第22-24页 |
2.3.1 信息弱势群体的概念 | 第22页 |
2.3.2 信息弱势群体的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2.3.3 信息弱势群体的划分 | 第23页 |
2.3.4 信息弱势群体带来的危害 | 第23-24页 |
2.4 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2.4.1 老年人 | 第24-25页 |
2.4.2 第三部门 | 第25-27页 |
3 龙虎山风景区智慧旅游概况 | 第27-33页 |
3.1 龙虎山风景区的发展 | 第27页 |
3.2 龙虎山智慧旅游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3.2.1 信息技术 | 第27-28页 |
3.2.2 旅游资源 | 第28页 |
3.2.3 经济基础 | 第28页 |
3.2.4 市场需求 | 第28-30页 |
3.2.5 区位条件 | 第30页 |
3.3 龙虎山智慧旅游发展情况 | 第30-33页 |
3.3.1 龙虎山风景区智慧旅游发展阶段 | 第30-31页 |
3.3.2 龙虎山风景区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4 智慧旅游背景下老年人获取旅游信息现状分析 | 第33-44页 |
4.1 案例地选择 | 第33-35页 |
4.2 数据获取 | 第35页 |
4.3 样本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4.4 老年人智慧旅游状况分析 | 第36-39页 |
4.4.1 智能手机普及和使用情况 | 第36-37页 |
4.4.2 智慧旅游服务知晓度和使用度 | 第37-39页 |
4.5 老年群体出游障碍分析 | 第39-44页 |
4.5.1 生理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4.5.2 信息获取和使用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4.5.3 旅游服务供需匹配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4.5.4 保障缺失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5 智慧旅游环境下老年人群体出游援助策略 | 第44-53页 |
5.1 援助机制的原则和角色定位 | 第44-45页 |
5.2 政府推动完善援助环境 | 第45-49页 |
5.2.1 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 | 第45-46页 |
5.2.2 构建老年群体旅游大数据信息平台 | 第46页 |
5.2.3 对援助政策的落实进行监督 | 第46-47页 |
5.2.4 构建老年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 第47-48页 |
5.2.5 老年人自身方面 | 第48-49页 |
5.3 企业方面 | 第49-50页 |
5.3.1 旅游开发企业应提高竞争力 | 第49页 |
5.3.2 硬件、软件供应商应提高产品的易操作性 | 第49-50页 |
5.4 积极发动社会力量 | 第50-53页 |
5.4.1 社区 | 第50-51页 |
5.4.2 第三部门 | 第51-52页 |
5.4.3 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 第52-53页 |
6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1 | 第59-61页 |
附录2 | 第61-62页 |
附录3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