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国时期民事调解制度探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中国传统息讼机制评析第11-19页
 (一) 中国古代息讼机制溯源第11-15页
  1、"无讼"观及其影响第12-13页
  2、民间纠纷化解途径第13-14页
  3、古代衙门的司法调解第14-15页
 (二) 中国近代纠纷调解机制评析第15-17页
  1、乡村士绅与宗族里老主持的纠纷调解第15-16页
  2、司法机构主持的民事公断第16页
  3、商会公断处主持的商事公断第16-17页
 (三) 中国传统息讼机制的经验与智慧第17-19页
  1、及时化解矛盾,恢复人际和谐第17页
  2、就地调解纠纷,缓解诉讼压力第17-18页
  3、提倡相互谦让,促进道德教化第18-19页
二、民国时期民事调解制度概述第19-25页
 (一) 制度背景第19-21页
  1、国内环境第19-20页
  2、国际环境第20-21页
  3、立法背景第21页
 (二) 立法概况第21-25页
  1、《民事诉讼律草案》第22-23页
  2、《民事诉讼条例》第23-24页
  3、《民事诉讼法》第24-25页
三、民间调解及其得失第25-31页
 (一) 民国时期民间调解对传统的沿革第25-26页
 (二) 民间调解的基本途径及特征第26-28页
  1、宗族调解第27页
  2、乡里调解第27-28页
 (三) 民间调解的运作过程探析第28-31页
  1、民间调解人的重要作用第28-29页
  2、国家法与民间习惯法的冲突及消融第29页
  3、民间调解的节约及和谐特性第29-31页
四、行政调解及其得失第31-36页
 (一) 我国民国时期至今行政调解的状况第31-32页
 (二) 乡、镇、县调解委员会及其运作规程第32-33页
 (三) 行政调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第33-36页
五、司法调解及其得失第36-42页
 (一) 《民事调解法》的颁布及其立法原则第36-38页
  1、《民事调解法》的颁布第36-37页
  2、《民事调解法》的立法原则第37-38页
 (二) 《民事调解法》及相关法中的司法调解第38-40页
 (三) 民事调解与民事诉讼的衔接第40-42页
六、民国时期民事调解制度的经验及当代借鉴第42-46页
 (一) 批判地借鉴古代息讼经验第42-43页
 (二) 正确评价以息讼为目的的调解制度第43页
 (三) 积极推进基层法院尤其是人民法庭调解息讼能力建设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吴梅村戏曲创作研究
下一篇:民事再审事由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