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1. 故国兴亡凄凉恨 | 第10-16页 |
| ·传奇《秣陵春》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伤感 | 第10-12页 |
| ·传奇《秣陵春》反映了明末社会现实 | 第12-13页 |
| ·传奇《秣陵春》间接表明了作者的保境安民思想 | 第13-14页 |
| ·传奇《秣陵春》流露出作者的宿命思想和出世情绪 | 第14-16页 |
| 2. 借古讽今抒郁怀 | 第16-22页 |
| ·杂剧《临春阁》恨文武男儿乏忠缺勇 | 第16-19页 |
| ·杂剧《通天台》叹通天台梦泪滴花梢 | 第19-20页 |
| ·吴梅村杂剧的艺术特点鲜明 | 第20-22页 |
| 3. 吴梅村的戏曲创作与其他剧作家的戏曲创作比较 | 第22-30页 |
| ·与尤侗戏曲创作的比较 | 第22-25页 |
| ·与孔尚任戏曲创作的比较 | 第25-27页 |
| ·与李渔戏曲创作的比较 | 第27-28页 |
| ·与李玉戏曲创作的比较 | 第28-30页 |
| 4. 吴梅村的戏曲活动及其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30-35页 |
| ·戏曲活动中饱含爱国怀故之情 | 第30-32页 |
| ·戏曲活动对戏曲创作产生影响 | 第32-35页 |
| 结论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