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蓝瑛及其武林画派的艺术概况及时代背景 | 第12-16页 |
第一节 蓝瑛生平概述 | 第12页 |
第二节 蓝瑛及其武林画派所生活的地域特点及时代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影响蓝瑛及其武林画派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原因 | 第13-16页 |
第二章 蓝瑛山水画艺术特征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一节 构图——大幅立轴,多以高远图式为主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题材——富含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 第17页 |
第三节 设色——以浅绛为主的水墨山水和以青绿为主的设色山水 | 第17-19页 |
第四节 笔墨——水墨淋漓,落笔纵横 | 第19-20页 |
第五节 审美意趣——充盈着文人士大夫遁世隐逸之幽情雅趣和柔逸之气.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蓝瑛山水画的演变 | 第21-29页 |
第一节 早期——细谨工致,精丽稚拙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中期——苍劲雄强,奇峭劲健 | 第22-26页 |
第三节 晚期——疏雅劲丽,朴茂雄浑 | 第26-29页 |
第四章 在蓝瑛影响下的武林画派山水画艺术风格特征 | 第29-38页 |
第一节 武林画派诸家 | 第29-32页 |
一、蓝瑛的嫡传弟子 | 第29-30页 |
二、出自蓝瑛的嫡传弟子门下或模仿蓝瑛画风的职业画家 | 第30-31页 |
三、早年曾出自蓝氏门下,后又自立门户创立独特画风的画家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文人正脉的仿古论 | 第32-35页 |
一、董其昌等人的仿古 | 第33-35页 |
二、蓝瑛的仿古 | 第35页 |
第三节 文人正脉的气韵论 | 第35-38页 |
第五章 蓝瑛及其武林画派的影响 | 第38-42页 |
第一节 对元代文人画的继承与变革发展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对明末清初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对近现代画家的影响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