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基本建设管理法令论文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论第9-13页
    (一) 选题理由第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 研究方法第10-11页
    (四) 论文的结构第11-13页
一、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概述第13-19页
    (一)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的概念第13-14页
        1. 交通建设工程的含义第13页
        2.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的含义第13-14页
        3.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的法律关系的含义第14页
    (二)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的法律依据第14-19页
        1. 法律关于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主体的规定第14-16页
        2. 法律关于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内容的规定第16-17页
        3. 法律关于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客体的规定第17-19页
二、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第19-25页
    (一)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主体存在的问题第19-21页
        1. 禁止再分包的规定过于僵化第19页
        2. 禁止发包方决定分包单位第19-20页
        3. 分包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第20页
        4. 监理单位定位不清第20-21页
    (二)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内容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1. 示范文本虽对权利义务有规定,但毕竟不是法律第21页
        2. 缺乏情势变更中义务免除的内容第21-22页
        3. 支付价款的方式不明确第22页
    (三)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客体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1. 合法分包的法律关系标的规定模糊且有差异第22页
        2. “工程”与“工作”概念不一致第22-23页
        3. “关键性工作”概念不存在第23页
        4. “关键性工程”概念模糊第23-25页
三、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5-29页
    (一)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主体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5-26页
        1. 法律规定本身存在缺陷第25页
        2. 规范在适用中出现问题第25-26页
    (二)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6-27页
    (三) 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客体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7-29页
四、完善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的对策第29-35页
    (一) 完善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主体的对策第29-30页
        1. 依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再分包空间第29页
        2. 给予发包方选择分包单位的权利第29-30页
        3. 完善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第30页
        4. 明确监理单位的职能定位第30页
    (二) 完善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内容的对策第30-32页
        1. 将示范文本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上升为法律条款第30-31页
        2. 增加情势变更中义务免除的内容第31页
        3. 完善支付价款的方式第31-32页
    (三) 完善交通建设工程分包法律关系客体的对策第32-35页
        1. 关键性概念需进一步清晰界定第32-33页
        2. 法律中应具体化违法分包行为的情形第33页
        3. 客体分类中区分“工程”与“工作”第33-34页
        4. “公路”含义应进一步扩大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司法救济研究
下一篇: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研究